这项研究成果关乎我们的健康,也关乎我们的美丽
“哇,这个机器人好酷!”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喊道,他正好奇地盯着一个展示的智能机器人。“快拿手机碰一下,就可以打卡啦!”另一边,一个年轻人正在跟同伴分享打卡操作。恰逢周末假期,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迎来了不少家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七年来,未来生活节以“科技+人文”双轮驱动的理念,向公众直观地展现着科技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在园区的报告厅里,一场关于未来健康的科普发布也拉开了序幕。
今年也是浙江省科协主办的“科技成果科普发布”的第七个年头,关于未来的答案正在一场场科普活动当中,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用“上帝的手术刀”做检测
在构想美好未来的蓝图时,健康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布人李旭辉来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他同时也是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多维组学与分子酶学全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多年来,李旭辉致力于生化和酶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他的科研成果大多和我们的健康大有关系。
面对疾病,我们都知道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如何更精准、更便捷地进行疾病检测,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探索的方向之一。
李旭辉打了个比方,癌症就像是我们身体里某些细胞发动的一场“叛乱”,这些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还会侵入邻近组织或扩散到其他器官。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22年我国共新发约482.47万癌症病例、257.42万因癌症死亡的病例,这两个数字均位居全球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癌症发病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过去30年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增加了79%,相关死亡人数增加了27.7%。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李旭辉和他的团队正着力于开发基于DNA甲基化模式的新一代癌症早期检测技术。“我们可以把DNA甲基化看作是基因上的‘开关’标记,它决定了哪些基因会被激活或关闭。”李旭辉解释道,“当这些标记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
通过识别并分析这些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比传统方法更早地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从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目前现有的DNA检测技术能够从每毫升样本中识别出纳克(ng)级别的DNA,但对于筛查肿瘤来说,我们需要达到皮克(pg)级的灵敏度——相当于要将现有技术的敏感度提升100倍之多。”这个灵敏度有多高?我们查了一下,1克=1000毫克,1纳克=0.000001毫克=1000皮克。说到这里,李旭辉又做了一个比喻,“这就像是要在西湖这样大的水域里准确找到一颗独一无二的小石子。虽然听起来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我们相信,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李旭辉团队的新技术在灵敏度、重复性和检出限等多个方面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宫颈癌检测试剂盒等已完成临床试验,技术指标显著高于目前已有方法。
在探讨了癌症早期检测技术之后,李旭辉又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领域——传染病检测。他强调:“未来的体外诊断产品将朝着更加便携化、高灵敏度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偏远或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也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疾病筛查。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李旭辉介绍了被称为“上帝的手术刀”的基因编辑技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本巨大的书,那么基因就是这本书中的文字。”他解释道,“而基因编辑技术就像是一个精准的文字编辑器,能够对书中的特定段落进行修改。”
借助CRISPR-Cas这一新兴且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李旭辉团队在传染病诊断领域开发了系列产品。比如实现了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核酸分子检测,并且可用于医疗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