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创建持续加速 选择在“家门口”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杭州日报讯 “一院一策”精准推进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市属医院集团化一体化改革;西部补短提升工程、三甲医院创建加速推进……在最近召开的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4年工作成效,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等成为新年“关键词”。
省、市“新春第一会”,明确“奋进2025”为新目标。聚焦加快补齐全市基层医疗服务短板、加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让基层百姓看病就在“家门口”,开年后,杭州各大市属医院陆续传来医疗卫生项目加速建设、推进集团化一体化改革等“开门红”“首季红”的好消息。
选择在“家门口”看病的急危重症患者多了
“运营4个多月来,医院急性心梗手术量、重症创伤病例救治成功率,在全省同级别医院中已处于前列,三四级手术占比显著提升。”最近,市一医院桐庐医院开了“新春第一会”,会上副院长袁春锋盘点。
去年9月,全新的市一医院桐庐医院投入运行,与市一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随着市一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导入”及名医下沉,市一医院桐庐医院住院量、手术量双提升,原本转入上级医院看病、手术的急危重症患者,如今不少选择在桐庐当地完成手术,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今年正月初一至初五,重症监护室床位全部满床;正月初三起,呼吸科床位全部满床;正月十四,住院量、门诊量已恢复至年前状态。”袁春锋说,医院2025年的发展目标已明确:计划新开设10个以上名医工作室或名医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新开4个病区,新增床位不少于150张;创建桐庐县县域复苏中心;参加市一医院三甲医院评审。
除了市一医院“一院五区”,市中医院“一院两区”、市红会医院“一院两区”、市妇儿医疗集团“四大矩阵”也争创“开门红”“首季红”。
这两天,市中医院举行了首届“六和”科技人才大会,来自全国中医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杭州,探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发展。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叶俊告诉记者,今年医院将实施“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战略,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标杆。
全面守护妇幼健康,离不开从产前到产后的全程保驾护航。记者了解到,新的一年,针对“小胖墩”“小眼镜”“小罗锅”,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市儿童医院)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结伴共富·优享赋能儿童健康”大型儿童医疗公益活动;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钱江院区(杭妇院)牵头实施“孕育技术入基层,生殖健康润万家”计划、启动“百千万幸福家”公益项目,守护全市儿童青少年及广大育龄女性健康。
市属名院领跑优化医疗服务格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以绩效‘国考’和临床专科能力评估为导向,纵深推进市属医院集团化一体化改革,是我们要做好的十项工作之一。”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杭州持续加大医疗卫生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百姓在“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更强了——市一医院与西湖大学在全省率先成立运动神经元、阿尔茨海默病等罕见病诊疗中心,吸引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市红会医院深化“一院两区”管理一体化、服务同质化、学科差异化发展,整合大呼吸学科,在义盛分院区设立“杭州市胸科医院”;市妇儿医疗集团实现院区互设门诊,组建多学科联合团队,钱江、朝晖、钱塘、建德四院区共筑“妇幼健康梦”。
为了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不均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杭州持续推动西部区县(市)三甲医院创建,加快市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步伐。
“去年,市一医院桐庐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并启用运营;淳安县中医院国医堂、中医药展示馆建成并投入运营;临安区中医院康养北楼投入使用,新增600张床位。桐庐、建德、临安、淳安‘四地四院’门急诊人次、总手术量、四级手术占比等显著提升。”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提到,今年,杭州将继续优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强化指导帮扶力度,组织专家下沉帮扶,力争让县级医院达到三甲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50%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80%以上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服务能力评价标准。
顺应超大城市发展要求和百姓就医需求,杭州将如何优化医疗服务格局?
“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将重点调整市级医疗资源供给结构,加快老年病、精神病、皮肤病、中医、肿瘤等专科医院建设,提升专科医疗服务的能力,建设和完善我市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