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爆料 > 正文

年仅25岁 2000年0时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去世

文章来源:@津云新闻、海报新闻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24 16:11:41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江南,爱生活!欢迎访问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据@津云新闻 报道,3月24日,一网友发讣告:“感谢大众对爱女的关爱和悼念,千千虽是我们的女儿,但她以千禧宝宝、世纪婴儿的身份降生,意味着她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这个小家庭。” 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千千出生于2000年0点0分,生前擅长绘画、创作音乐、考取潜水证。母亲称,千千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降生,又在人们的关爱祈愿声中归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据悉,千千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病发突然。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专家介绍,心源性猝死是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猝死中90%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已成为猝死的首要病因。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突然发病,心跳变得特别快、特别乱,心脏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患者大脑供血、全身供血不够,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超过5分钟,就会造成患者脑死亡或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知晓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尽早发现疾病的潜在风险,对于预防猝死的发生至关重要。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包括: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以冠心病为主的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心源性猝死的头号病种;各种心肌性损伤;过度紧张、激动、劳累等。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其他危险因素,如直系亲属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岁前、女性65岁前),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偏好高糖高脂饮食等。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发生心源性猝死之前,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比如晕倒、两眼发黑、胸部闷痛、觉得极度疲劳等,还可伴有面色苍白、恐惧、大汗淋漓、濒死感等。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猝死的发生,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心源性猝死并非全无征兆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请注意这10个“魔鬼时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研究发现,猝死的人中有超过80%是心源性的,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而我们的心脏,在日常生活的某些时刻会更为脆弱,更容易发生猝死,尤其是在下面的十个“魔鬼时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1.暴饮暴食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一项研究发现,每13例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就有1例在发病前曾经暴饮暴食,而且在暴饮暴食后的两个小时内,心肌梗死风险更高。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具体原因是如果吃得太多,为了消化食物,血液会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也就相对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脂肪太多,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会迅速升高,从而减慢血液流动速度,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此外,过量饮酒会引起大脑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也可诱发心律失常。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每餐七分饱,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尽量远离高油脂、高能量、低营养的食物。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例如,在早、午餐之间,或者午、晚餐之间加一些水果、奶制品或者豆制品等。另外,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要忌酒。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2.用力排便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当用力排便时,会引起腹压、血压升高,同时心率也会加快,这时候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发生心肌急性缺血,甚至可引发心肌梗死。而且血管压力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容易把血管壁上的斑块冲刷下来,这些斑块会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排便,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大便不顺畅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平时也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和粗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3.洗澡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饭后不要马上洗澡。刚吃完饭,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其他器官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另外,饥饿的时候也不要洗澡,血糖过低也容易发生晕厥等意外。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不要在餐后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10~20分钟就可以,年纪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进行。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4.剧烈运动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当你在运动时,觉得心跳非常快,呼吸比较困难,开口说话也很困难,这时候,就属于剧烈运动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加倍工作,心脏强烈收缩舒张,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诱发心肌梗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做好热身运动,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避免参加竞技性运动。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5.过度悲伤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我们的心脏节律受到植物神经的支配,其中,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加快,心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当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继而引起如胸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心态平和,遇事不要急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如果遇到悲伤的事情,注意好好休息,调整心理状态。关注有无心脏不适的症状,如有胸闷、心悸等,及时就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6.压力过大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连续加班、长期压力过大,交感神经系统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可能引发心脏病。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及时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连续熬夜加班,学会释放压力和放松身心。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7.情绪激动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看电视、打牌、下棋时常长久坐不动,若情绪突然激动,血压会一路飙升,心率增快,容易诱发心肌缺血。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大家看电视、打牌、下棋时间不要过长,适当起来活动一下,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和情绪激动。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8.早上起床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在夜晚睡眠时,人体各个系统处于半休眠的状态,而早晨清醒后,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完全苏醒,这时候猛地起床,可能对心脏、关节造成突然的负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骤然上升,这时,对心血管的考验比较大,容易出现心脏事件。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老年人醒来后,可以躺十几秒钟,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再缓慢坐起,然后过十几秒再起身下床。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9.鼾睡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打呼噜”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表现,这个疾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可导致夜间急性心肌缺血,严重时还会诱发急性心梗。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睡觉打呼噜严重的人应该到呼吸内科就诊,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确定是否为睡眠呼吸暂停,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排除风险。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10.气温骤变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人体对温度变化会进行调节,但突然的气温变化会对人体调节系统产生一定压力。比如,当气温骤降时,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这会为一部分人带来健康隐患。一项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天气参数中,寒冷、风大和日照时间缩短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其中,气温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最为明显。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一般来说,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猝死的高峰期。夏季贪恋空调,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也容易引发心脏病。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建议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冬天外出应做好保暖,夏季空调不要调得过低,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预防心血管事件不仅关系到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还关系到每一个人。只有把健康的生活习惯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才能远离猝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来源:@津云新闻、海报新闻1Z8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

爱江南,爱生活!欢迎访问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