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到的只是十分之一”
有人说,陈晓卿拍《舌尖上的中国》出了大名,其实,纪录片这个行当里,陈晓卿老早就很有名了。全国各个大学的影视专业,几乎都送他兼职教授的帽子。只是,纪录片这个买卖,小众而且赔钱,拍片子却又很费神费力,拍得再好,也不过圈里扬名,出了圈,别说大众,连小众都不知道你是谁。
2002年,陈晓卿做了一档叫做《味道中国》的美食节目,当时他就有想法,把美食也拍成纪录片。可选题报上去以后,台里一直答复“题材好,就是没钱开拍”。作为资深“吃货”的他没有放弃,暗中开始关注和筹备。
没想到,整整十年过去,一个吃货,居然吃成了正果。
陈晓卿的朋友曾爆料,陈晓卿有一个绰号叫“扫街嘴”。这个绰号是很多年前一个同事起的,因为他有一个爱好,闲来无事的时候,就沿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餐馆,都要找个机会尝尝,并且有心地把餐馆的名字和地址都记下来。所以他的手机里,除了无数张自拍的美食照片,还存着北京乃至全中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甚至罗列着各个餐馆的招牌菜。
“那都是闲极无聊的时候做的事。最近半年,几乎一个新馆子都没有开发。以前接到各种要求帮忙推荐餐厅的电话,都非常耐心,会认真想一想,现在就比较烦,让他们自己查去吧!”他哈哈大笑起来。
关于吃,陈晓卿特别来劲。但一谈到纪录片,他脸上的笑容一下子褪去,人也严肃起来。他说自己工作了二十几年,经历了纪录片发展起起伏伏的过程,有充实、有失落、有快乐、有悲伤。“当然,自豪感也是有的。”他埋头沉思了一下,“但你们看到的只是十分之一。”
“你不知道别人有多努力”
《舌尖上的中国》似乎一夜之间成了一本中国人的“吃货圣经”,但陈晓卿并不喜欢这个定义,在他看来,“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才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他以“吃”为出发点,努力“吃”出其中的特殊味道。“透过吃,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劳动,或者是冒险,是真情,也是人生。”
这样的想法在第二季里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美食是窗户的话,在《舌尖2》中能够看到更多时代变迁下的中国。“我当时给《舌尖2》定下的基调就是——不要拍名菜、不要拍大菜,要去拍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做的美食,因为最至高无上的美味,还当属妈妈做的饭菜。”
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常菜,却花费了比之前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相比第一季,第二季的投入大大增加,单集的成本就已接近百万元。美食顾问团、调研员、分集导演在内的主创团队共40多名成员历时一年时间,行程40万公里、调研400个地点,动用了各种先进技术,拍摄200多个场地、总共2000多个小时的高清素材。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创作的精良程度都领先国际水平,“《舌尖》已经不逊于BBC的纪录片了。”陈晓卿说。
2014年4月18日晚9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央视一套首播。在此之前,社交平台上已经开始了一番预热。因为第一季的成功,观众对第二季的胃口明显被拔高。“我们每个分集导演夜里都做梦。因为第一次《舌尖1》热播的效应给大家造成的期待还是非常非常大,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敢说《舌尖2》就是成功的。所有一切都要观众去评,我们只能说,你不知道别人有多努力。”
事实证明,《舌尖2》超越同时段的热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甚至成为了央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远超第一季所达到的高度。但这一切还不够,陈晓卿对《舌尖上的中国》还不满意。在拍第三季时,他希望把美食做得更加广泛一点,“就是全国的,更往下走,真的绽放出好几个点,那就对了。”就如在第二集《心传》里,旁白念道:“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是唐诗宋词……”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