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李霞芳穷尽其心地设计、制作了一千多款绚丽多姿又风格各异的创新改良版、适应当今时尚的海派旗袍。其间,她还组建了霞芳海派旗袍艺术团,亲自编排并参与许多台富有主题性节目的演出,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 人生多变 李霞芳的人生,经历过很多坎坷磨难,也遇到不少机遇和挑战。但她始终坚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去积极面对。 早在学生时代,李霞芳因天赋出众而被招入当时百里挑一的上海戏曲学校,学习评弹艺术。在那个极左的年代里,旗袍服饰曾被冠以资产阶级产物而被打入冷宫。当时唯有评弹女演员上台表演,才有资格穿着旗袍。因此,十多岁的李霞芳从那时起就喜爱、迷恋上了旗袍服饰。但几年后的“动乱”,使她与评弹事业失之交臂,因此与旗袍也就无缘了。 而李霞芳真正投身旗袍的学习、设计和制作,已年过半百,可谓半路出家。那时,李霞芳组建了上海改革开放后第一支民营歌舞团体——蜂花艺术团,已在全国巡演,搞得风生水起,演出是忙得不亦乐乎。但就在此时,不幸突然降临,李霞芳的独生女儿突发脑瘤并发症去世。这毁灭性的打击,让李霞芳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她悲痛欲绝。不久,家庭婚变,更是雪上加霜。很长一段时间,李霞芳一直无法自拔,不知自己今后将何去何从。好在有众多亲朋好友无微不至的关怀、开导,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霞芳才慢慢从痛楚中一点点解脱出来。 起初,她为了延续对女儿的爱,创办了“霞芳孤儿院”,收养了社会上几十名失去双亲和残疾的孩子。对孤儿院的工作,李霞芳全心全意地投入、付出了她所有的爱。但做慈善、办实业和经营,并不是她的强项。几年后,因种种原因,孤儿院就易帜了。 直至有一天,李霞芳收到了一位记者朋友发自法国的来信,得知:她为其量身定制的一款新式旗袍,在出席时装之都巴黎的一场盛大社交活动中,风头出尽,受到各国友人的赞誉,为中国人争了光,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朋友的来信,启发了李霞芳,同时也激发、点燃了她重新生活的勇气和对未来的热望,更重拾了她少女时就对旗袍情有独钟的旧梦。 投创旗袍 旗袍曾是满族的旗人之袍,源远流长。后几经演变,清朝时已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服饰。到民国后,尤其是在大都市上海,从原本直统长袍发展成有S形、有腰身并开叉等新样式,是当时上海女性非常喜欢穿着的时尚服饰。此风后来蔓延至全国,甚至影响中国周边国家。如今只要身着旗袍,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一定会被确定为中华服饰的图腾。 李霞芳心灵手巧,过去曾为亲朋好友量身定制过各色服饰。但她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若想要在旗袍服饰领域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定要去专门的学校进修学习。于是,李霞芳毅然决然地放下心中所有的痛苦、杂念,以知天命的高龄考入中国纺织大学的“高级服装设计班”。 离开学校已近四十年的李霞芳,对大学的校园学习生活感到那样的新鲜,又充满着无限的渴望和期待。在中纺大学习的日子里,她每天清晨背上书包、画夹,拎着饭盒、水杯去学校,直至华灯初上仍在教室里看书、画画、设计,紧张地忙碌着…… 李霞芳的同学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她的年龄甚至比主课老师还要大。因此她自嘲: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学生。但要学服装设计,首先要会画时装画。李霞芳在进校前,绘画基础几乎为零。但好在教绘画的老师既严格又认真,他的教学深入浅出,细腻生动,但凡认真听课者一定能学会并掌握。一张白纸的李霞芳加倍用功,在三个星期内竟奇迹般学会了时装画,而且越画越好。 原本大学本科的四年课程,李霞芳所在的“高服班”要用一年完成,因此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大家都加班加点,如饥似渴地潜心学习。有时为完成当日布置的作业,李霞芳会通宵达旦地开夜车。 到了休息天或节假日,李霞芳总会把外地的同学请来家中做客,她亲自下厨,烧上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来犒劳学习紧张的同学。在饭后茶余的交谈中,围绕的主题还是服装设计。李霞芳就这样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她的学习和知识…… 中纺大的学习生涯,使李霞芳掌握了娴熟、高超的服装设计本领,丰富的阅历和不凡的人生经历,又使她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虽然在中纺大学习,没有自己想学的旗袍和华服的直接课程,但艺术是相通的,李霞芳用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开启了在未来旗袍文化服饰领域新的征程。 大展宏图 李霞芳的旗袍作品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是在1999年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那时,李霞芳已考取国家高级服装设计师的职称,并已设计制作了一批令人眼前一亮的旗袍新作,圈内声名鹊起。组委会慕名诚邀其作品参赛。 从未在这个领域亮相的李霞芳,起初有些诚惶诚恐,但她拿出的作品是令人刮目相看、让大家折服的。所以组委会专门为她的新品发布办了一个专场。那时,李霞芳已拥有18个系列的新式旗袍,并为此次参演专门设计了一组叫“洁白纯情”的新作。她在白绸子的旗袍上,请来画家朋友手绘梅兰竹菊及牡丹等花卉,并试验寻觅到一种特殊工艺,能使绘画在绸缎上不褪色。又另外设计了两组高难度之作的8件套“锦上添花”和5件套的“东方神韵”……在制作完善自己旗袍作品的同时,李霞芳又招募组建了自己第一支中老年的旗袍服饰表演团,请来专业老师辅导训练,自己还亲自编排节目。就这样,李霞芳的旗袍作品甫一面世,便四座惊艳,受到圈内外一致好评。通过这样的推广表演,她把自己的作品和新的服饰理念,完美地介绍给广大观众,从而走进他们的心房和生活,由此也带动并引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股旗袍热。 小试牛刀便一炮打响的李霞芳,不久就接到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剧组特邀,为这部民国戏中的几位女主角林心如、赵薇、徐幸等设计制作服饰。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李霞芳在业界的名声大噪而一发不可收拾。打那后,她为许多明星、政要量身定制过无数款星光熠熠的旗袍和改良过的民族服饰。她还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定制过一款天蓝色旗袍。希拉里身着这款旗袍,在美籍华人居多的选区内成功赢得参议员的选举,为此亲自写信感谢李霞芳。 这些年,李霞芳为普及、推广中国的国服:旗袍,到处奔走,不遗余力。她不仅在本市、还到长三角地区的很多中小城市,开办旗袍文化讲座和学习班,推动当地旗袍服饰的普及,使之能走进民间和生活。 在李霞芳的影响下,苏浙地区已涌现了一支支旗袍服饰表演队,在弘扬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而霞芳旗袍艺术团的足迹,如今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她为世界人民带去了中华服饰的美和文化自信。因此,海外很多媒体把李霞芳称为中国的“旗袍皇后”。 老琐言 “有的放矢” 文/剑箫 日前去探望著名歌唱家温可铮的遗孀、现已八十八岁高龄的王俅老师。她告诉我,她写的关于她和温可铮的回忆录即将出版。为了这本书,她硬是学会了电脑打字。她的另一个宏大的计划,是整理和出版温可铮的作品集和音像资料,以及打理“温可铮故居”争取早日对外开放。为此,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但看得出,她的精气神非常好。 温可铮、王俅夫妇之间的感情深厚是出了名的,很难想象,她是怎么熬过这些年的。现在我们知道,王俅老师能够“化悲痛”的动力,乃是不光有“矢”——本钱,更是有“的”——目标。有的放矢,使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实、安康。 联想到杨绛先生的晚年,不也是这样吗? 显然,条件允许的话,老年人做点“有的放矢”的事情,还是有益于身心的。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