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皮肤黝黑,声音低沉,说话有条不紊,与电视人一贯张扬的形象相比,陈晓卿显得格外憨厚沉稳。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他一夜之间晋升为家喻户晓的“金牌制作人”。两年后,带着《舌尖2》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寡言。在《芒果大讲堂》一个多小时的讲座里,没有长篇大论,也没什么至理名言,大多数时候,他选择用影像来代替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在座的每个人全神贯注,中途无一人离场。
演讲结束,我们在后台找到他。简短的交谈中,他表情严肃,但却能从中感受到真挚。谈及理想,他笑笑说:“希望能一直拍下去”,而对于纪录片的未来,他信心满满:“50年后,我们将不看新闻联播,想知道身边发生的事,看纪录片就行。”
“不记录下来这些故事,对不起自己良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曾让陈晓卿登上了事业的巅峰。而今年,《舌尖2》的播出,却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外界说的抄袭、造假,您如何看?”
“没什么好说的,我相信我的导演。艺术都是相通的,或许有致敬的痕迹在里面,但结构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从外国电影艺术里边汲取营养。”陈晓卿的回答果断淡定。
“有人觉得,第二季关于美食的内容太少,讲故事的部分太多。”
“这不是一档纯美食节目,这是纪录片。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美食吸引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也是做纪录片的人的责任。”
“很多人说第二季里多了很多人文情怀。”
“没有人文,大家理解错了。我们不配谈人文,我们和割麦子的人、打工的人一模一样。我们凭什么去对人家进行人文关怀?这样说太可耻了。我们是朋友,大家受的苦都是一样的,都是苦命人,用片子里的话说都是下苦人,做片子也一样。”
这些日子,作为总导演的陈晓卿已经回答过无数次类似的质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喜欢猛吸一口烟,慢慢吐出烟圈后再慢条斯理地作答,每句话都深思熟虑,极具逻辑,当然,他也会时不时地自嘲一下,活跃气氛。
有关注才会有争议,《舌尖2》依旧延续着火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陈晓卿来说,周播模式本身压力就很大,就像每周一次的“裸奔”,如今,还要不断应对外界的品头论足,搜集各种反馈信息,对下周将播出的新一集进行修改。
他说,这是以前做纪录片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太累了。但他依然坚持将镜头对焦在那些农村老人身上,他觉得,“作为纪录片人,除了美食,不记录下来这些故事,对不起自己良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