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台钢铁机器最近落户杭州博物馆。这些机器来自杭州火柴厂,曾为千家万户生产火柴,后来命运多舛,差点沦为废铁。杭州博物馆新馆交付使用后,这些机器作为杭州近现代工业遗存,将再次与公众见面。
喜欢玩火花的孩子和百年杭州火柴厂
70后沈永坚一直痴迷收藏火花标(火柴盒上的贴画),除了开公司,他还兼任浙江省收藏协会火花烟标委员会主任。
杭州最早的火柴企业,可追溯到1909年的杭州光华火柴公司,其在海月桥13亩土地上建厂房28间,开始生产火柴。
1934年7月,光华火柴厂并入刘鸿生的大中华火柴公司,改名大中华杭州光华火柴厂。1955年10月,私营光华火柴厂与公私合营杭州火柴厂合并,成立杭州火柴厂。
20世纪80年代,杭州火柴厂年产火柴40万件,是浙江省火柴行业中生产能力最强,工艺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企业。
沈永坚出生在清泰街。他说小时候经常看到大墙门的深巷里,很多女人在糊火柴盒。一万只火柴盒送到火柴厂,能卖四块五毛钱。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杭州火柴厂引进新机器新技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全自动纸盒中速糊盒机,逐步取代火柴木盒包装的传统手工,杭州火柴告别近百年的人工糊盒年代,进入现代化生产。火花梗也告别了人工筛选,采用了履带振动选梗机,提高梗子质量和火柴质量,降低木材消耗。
沈永坚捐给杭州博物馆的5台机器,就是那时候杭州火柴厂引进的。最大的是一台中速糊盒机,近一吨重。5台机器总重近两吨。
这些机器差一点当成废铁处理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打火机越来越多,传统火柴慢慢淡出市场。
2018年下半年,已搬迁至千岛湖的杭州火柴厂生产基地,因高铁建设需要,再次面临拆迁,机器和设备如何处置成了难题。
谈起这些老宝贝,杭州火柴厂厂长胡午寅满是感慨,他告诉记者,“杭州火柴厂遇到生存的极大问题后,这些设备境遇很尴尬,没地方存放,如果长时间闲置,最后很可能只能当废铁卖掉”。
“在杭州人心目中,留下无数生活记忆的民族企业就此烟消云散,什么实物都没有留下,那是多么遗憾和令人痛惜的事情。”沈永坚得知消息,马上联系胡厂长,驱车赶到厂里,希望买下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火柴机器,作为实物收藏。他向胡厂长承诺:绝不会利用这些宝贝从事火柴制造,也不会出售这些设备。
他的真诚感动了胡厂长,最终决定不收取转让费,赠送给沈永坚5台主要生产机器,作为工业文化遗产收藏。
辗转奔波六年找到最适合的家园
为保护这几台机器,沈永坚花了2万多元,专门租一个车库存放多年。他也一直和不少公共场馆对接。但5台机器重量重、体积大,对接的场馆因场地不够和楼层承重有限,无法接收。
现在,这些火柴机器最终顺利落户杭州博物馆。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