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肺癌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不过,随着检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特别是在癌症早期发现时的精准诊断,更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目前,支气管镜检查仍旧是获得肺癌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支气管镜下黏膜活检、刷检、肺泡灌洗细胞学可以满足大部分临床诊断,但是对于部分外压性病变、黏膜下病变以及纵隔性病变,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较常规方法更具诊断优势,尤其是EBUS-TBNA(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壁针吸活检术)新技术的开展,对复杂部位的穿刺有了更好的手段,让经支气管壁穿刺活检不再盲目,是一种安全性高、诊断率高的气管镜活检新技术。
当然,其检测的结果是否精准、操作是否安全,很考验临床医生的技术水平。
60岁男子疑似肺癌
多家医院无法给出准确诊断
2024年年底,60岁的王大伯(化名)因为“反复咳嗽、喘累,呼吸困难”到附近医院就诊,经一系列检查医生认为,王大伯纵隔有包块。这包块到底是什么呢?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王大伯到其他医院进行诊断。
之后,王大伯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了几家医院就诊,但检查均未能给出明确诊断,原因之一就是纵隔处的结构错综复杂,普通支气管镜难以触及,另外,王大伯身体比较虚弱,麻醉也很难耐受。
经过多方打听,王大伯慕名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邬盛昌副主任医师处就诊,希望能取到准确的病理,以便精准治疗。
如何能在位置隐秘的纵隔内取得足量标本的同时,又能够做到创伤小、花费少呢?邬盛昌表示,可采用EBUS-TBNA技术,在气道内利用超声引导实时穿刺。他介绍,EBUS-TBNA是将超声探头安装于支气管镜前端,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专用的吸引活检针进行实时超声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支气管内超声通过提供实时的、气道周围的图像,获得传统白光支气管镜单纯直视下无法获得的信息,借助搭载的电子凸阵扫描彩色能量多普勒,能够提高对血管位置的辨别,从而降低血管误穿。
“正因为该技术具有实时及多普勒图像监测等功能,使得操作定位更加精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了穿刺的准确率及安全性。”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数百EBUS-TBNA活检病例。
在和患者及家属充分商议后,邬盛昌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一次取到病灶组织,送检结果显示为小细胞癌。根据该诊断结果,王大伯在该院接受了针对性的肺癌治疗。
增添一双“透视眼”
提高病理获取的安全和准确性
邬盛昌表示,纵隔位于我们胸腔正中间左偏,上窄下宽,前短后长,解剖位置复杂且深,加上周围又有心脏、血管、气管等组织,因此纵隔病变取样和诊断一直是临床难题。在以往,诊断纵隔内疾病(如结节病、结核病、淋巴瘤、纵隔里的包块/占位等)大多使用纵隔镜或外科胸腔镜活检手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更为安全、微创的TBNA和EBUS-TBNA逐步取代传统技术,广泛应用于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异常的病理判断。如今这项技术也在该院显著提高了纵隔及肺门恶性疾病的诊断率。
“EBUS-TBNA新技术的开展,对复杂部位的穿刺有了更好的手段,让经支气管壁穿刺活检不再盲目,是一种安全性高、诊断率高的气管镜活检新技术。”他进一步解释,超声支气管镜(EBUS)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超声探头的设备,这就好比给传统的支气管镜增添了一双“透视眼”,能定位支气管外的病变如肿大的淋巴结及其他贴壁病灶,同时可帮助确认血管的位置。“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再结合吸引活检针,就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避开血管,从而提高了整个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另外,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目前常规开展快速床旁细胞学现场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即在支气管镜诊断过程中,通过现场取材标本的涂片、染色及细胞判读,来判断此次诊断取材有无成功。这相当于在气管镜操作过程同时,将初步的病理诊断进行了提前,使得支气管镜下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但这同时也对呼吸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很好地完成呼吸科自身的支气管镜操作,同时还需要具备病理细胞学医生的基本素质。邬盛昌介绍说,该项技术的开展使得该院本来就很高的肺部疾病的诊断率进一步提高,也减少了患者因实时诊断欠缺,重复做支气管镜的窘境。
因此,超声支气管镜及快速床旁细胞学现场评估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常规开展使得许多肺部病变进行透壁、实时、准确的诊断,为肺癌等各类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助力。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