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10日电(记者汪奇文 曹祎铭 胡星宇)45岁的黄玉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一名古籍修复师。入行十年来,她埋首在一堆古籍残页中,用巧手和智慧挽救着破损的古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黄玉杏正在修复古籍。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2013年,从小就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黄玉杏第一次接触到古籍修复工作。之后的日子里,她师从古籍修复师区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工作台前,通过使用毛笔、喷壶、剪刀、排笔、木槌、棕毛刷、筛子、各类尺子等工具,用“指尖医术”拯救着一张张破旧老化的古纸、一本本残缺破碎的古籍的“生命”。
古籍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黄玉杏看来,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师需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平和的心态和精准的手法眼力。“古籍修复不仅仅是简单修复,更要用心为修复过程注入‘灵魂’。”黄玉杏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黄玉杏使用镊子修补古籍。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古籍修复要求做到整旧如旧、最少干预、过程可逆、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修复用的纸张和浆糊都是特制的,以确保发挥它们修补功能的同时,不会对古籍纸张造成伤害。”黄玉杏说,有时为了寻找到一张适合的修补用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历经千百年,古籍常出现撕裂、虫蛀、酸化、老化等损坏。黄玉杏认为,古籍修复师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化腐朽为神奇,“每当修复好一册古籍,内心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那种感觉激励我,不管多枯燥都要做下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黄玉杏给修补好的古籍钉线。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有时,当我在打开一部古籍、一张书页的时候,我发现它上面有前人修复过的痕迹,这会有一种穿越时空跟前人对话的感觉。”黄玉杏说,“从前人的修复痕迹中,我能学到一些不同的修复技术,甚至能读出一些前人想留下的信息。”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黄玉杏(右)与同事交流古籍修复工作的细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在长期的实践中,黄玉杏和同事们逐渐认识到,古籍的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过去千百年间的历史脉络。面对浩如烟海般待修复的古籍,黄玉杏和同事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掘和保护古籍,不但要让流传下来的古籍‘活下去’,还要真正‘活起来’,这是我们古籍修复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黄玉杏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