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
江苏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举足轻重:全省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占全国1/3以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7年通过运河输水47亿立方米,全年通航里程占全线78%,货运量占全线80%;
大运河对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至关重要:江苏段沿线常住人口占全省85%,经济总量占全省91%,大运河串联起9座国家创新型城市、38个国省级开发区,沿线分布着54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江苏确立了“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用系统性思维引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亮出令人瞩目的“江苏实践”。
江苏担当:建设先导段、样板段、示范段
“把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打造成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2018年6月,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暨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这样阐释江苏的使命担当;
江苏是大运河的生长原点,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790公里,滋养了千年繁华富庶,塑造了“吴韵汉风”“水韵书香”的人文特色,今天运河沿线仍然是江苏的经济重心、美丽中轴、创新高地。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理应走在全国前列。
如何在保护传承中科学利用永续发展,让流动的文化泽被当代启迪未来?江苏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看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谋篇布局:
成立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直17个责任部门和11个运河相关设区市齐抓共管;
设立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初始规模200亿元,重点支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
组建省级重点智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汇聚全国专家提供智力支撑和学理支持;
编制出台全国首部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护航江苏运河事业;
发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设在扬州的地利优势,搭建国际运河城市交流合作平台;
历时8年编纂出版全国首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填补了中国大运河无通志的空白;
发行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专项债券,募得的23.34亿元用于13个大运河文旅融合项目……
一项项举措,都是为了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活化两岸文脉,复兴千年运河。
去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江苏被确定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国唯一一处重点建设区。这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公园,覆盖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京、南通和泰州11个设区市,我省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价值提炼为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经济运行的国家命脉、多元文化的融合渠道、治水思想的经典表达和革命精神的弘扬基地这五大内涵,打造22个核心展示园、26个集中展示带、154个特色展示点,使之成为具有中国气派、江苏特质的活态文化地标。
江苏作为:弘扬千年水韵,滋养现代文明
投入3亿元抢救保护一座运河古闸,淮安保护板闸遗址是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价值弘扬的典范。
2014年,板闸遗址在工程建设中被发现,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沿线最重要的水工考古发现。当地立即决定出资3亿元回收已经出让的100余亩土地,把商业用地调整为文化遗产保护用地。如今,总投资28.7亿元的中国漕运城、板闸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依托运河文化遗址,淮安还将建设漕船制造博物馆、漕粮仓储博物馆、水工科技馆、水利博物馆等,用大运河博物馆群讲好运河故事。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大运河留给江苏的文化遗产多达1961项,包括95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和103项非遗。对这些丰厚家底,江苏郑重承诺:全部进行抢救性保护延续文脉,坚决杜绝建设性破坏,本着共建共享原则,使运河文化融入寻常生活。
千年运河之水今天仍然激荡着城市发展的动力。扬州三湾,曲折迂缓的运河像一条玉带,在这里新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露真容,造型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船,待布展开放后,这里将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集中展示地和全线新地标。然而就在六七年前,这里还密布着工厂、仓库、居民棚户和垃圾场,破败不堪。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此选址激活了这片运河遗产地,使之成为推动城市片区改造升级、均衡发展的关键节点。
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江苏正整体打造“诗画江南”吴文化高地、“漕盐都会”淮扬文化高地、“雄武厚土”楚汉文化高地和“十朝文枢”金陵文化高地,运河不仅孕育了灿烂文化,也蕴藏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密码。
今天的大运河江苏段,仍然是流金淌银的交通动脉。徐州蔺家坝船闸,大运河江苏段主航道的北大门,船闸40分钟开合一次,过闸的船只总吨位可达12000吨,相当于200节火车的运量,船闸以北的顺河堤作业区,是运河全线最大的港口,亿吨大港的蓝图正在高速发展中逐渐清晰。
湖西航道原本是淤塞百年的泗水故道,这段千古名河的“复活”,是江苏大运河今天仍焕发勃勃生机的缩影。据统计,2019年大运河江苏段的货运量高达4.9亿吨,相当于8条京沪高速公路或3个三峡船闸,占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总量20%,担负着长三角地区物资中转及北煤南运的战略任务。同时航运能耗低、用地少、污染小,每年节约燃料约70万吨,节约污染成本240亿元,有效支撑了江苏的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深厚的历史文脉和繁华的现代文明,为江苏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人文品牌奠定了雄厚基础。今年7月29日,省文旅厅向社会推出10条大运河旅游精品线路,涵盖漕运文化、运河水工、古城古镇、民族工商业、红色文化、运河美食等领域,被推荐给海内外游客。
大运河日益成为最美丽、最精彩、最繁华的江苏名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两岸交相辉映。
江苏愿景:融入国家战略,扩大全球“朋友圈”
31米高差,这意味着南水北调从长江经大运河江苏段被输往北方的每一滴水,在江苏境内都要被抬高11层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南起长江北至微山湖,为了保证清水北上,江苏在超过400公里的通道上设置了9级16座泵站,7年间输送了47亿立方米清水,滋养着北方的城市乡村。
如今,江苏正投身于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的规划建设,为京杭大运河与雄安新区水系连通及白洋淀生态修复提供水资源保障。
一江清水往北送,这只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方面。放眼全国,大运河江苏段不仅串联起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辐射到沿海经济带,而且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交汇,在跨区域文化交流、生态环境共保、旅游品牌联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江苏力量,贡献江苏智慧。
11月19日,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将在上海开幕,江苏馆将以大运河为轴,综合运用多媒体、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勾勒和串联各大板块,重点展示《中国大运河史诗长卷》数字化项目、古诗词里的江苏大运河图景、“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传播行动等内容,描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与此同时,我省正在加紧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长廊建设、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现代航运建设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保护和高质量建设,为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树立新标杆。
借助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江苏还构建起了全球运河城市“朋友圈”。9月28日,一年一度的论坛在扬州开幕,WCCO名誉主席、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说:“运河文化展现了人类自古以来对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的渴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只有齐心协力、勠力同心才能共克时艰……在一切重要议题面前,我们应该始终铭记运河精神。”
据统计,全世界有500多条运河,分布在52个国家,沿线有3000多座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复杂时代背景下,以运河城市为载体,以运河文化为灵魂,江苏正在推动跨国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构建世界运河城市命运共同体。中国大运河,不光从古代流到当代,还沟通着中国与世界。
2500年的运河,哺育了两岸儿女,孕育了灿烂文化,也塑造着未来的模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的时代命题,江苏正在书写精彩的答卷。
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实习生刘妍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