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真荡
马蠡港
黄墅 水库
宛山荡
十里明珠堤
水润万物,生生不息;江南多水,泽被众生。古代吴地先民们逐水而居、与水为邻、以水交通、近水稼穑,与之相关的各类港口和水利设施及因之而得名的地名也异彩纷呈。昨日,从无锡市民政局获悉, 2024年地名文化遗产评定突出港口和水利枢纽、闸坝类遗产特征,黄田港、定波闸等18个老地名入选其中。这些地名描摹出锡城独有的水乡印迹与气质,往昔的历史记忆也在这些地名故事中变得更加清晰。
江阴两大港见证水运重镇
本次入选的地名中,有一类涉及港口、古渡口、古码头等,有2处地名入选,分别为黄田港、江阴港。这两处地名都在江阴,历史相差千年,却可窥见江阴作为水运重镇由来已久,在长江沿线地位显要。
其中黄田港与战国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有关,黄歇曾在此开港以灌溉农田。南宋时,此处设有市舶务,成为当时全国11处设该类机构的地区之一。这里后来成了商品交易市场,江南江北甚至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的商船也到港交易,与北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王安石的《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寄之作》诗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繁荣的景象。
而江阴港的具体历史地理方位指向则见证了另一段历史。中日甲午战争后,各国驻京公使迫使清政府签订《修改长江通商章程》,江阴港成为长江沿江外轮上下旅客的处所,由此得名。该港口虽只有百年历史,但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独特,且在本世纪成为长江沿线第四个达到“百万标箱”的大港,助力江阴形成江海联动枢纽港城之势。
水利设施里有生存智慧
在水利枢纽、闸坝这一类别中,闸、堰,坝、堤、水库等地名,一看便知古人合理使用湖泊之水不使其为害而尽为利有关,凝结着千百年来江南人民的智慧。江阴的定波闸在黄田港内,建于宋代,原名叫黄田闸,黄田港江潮由此入灌诸河。而同处江阴的梁武堰,则建于南北朝时的梁朝,由梁武帝派人在这里筑堰蓄水,从此两岸旱涝保收,人民衣食无忧。宜兴的黄墅水库位于张渚祝陵村,1957年起由周边村民合建,总容量489万立方米,可拦蓄来水,是无锡市的第三大水库,水质非常好,水色浅蓝,有宜兴“马尔代夫”之称。
大石坝是宜兴张渚地名,这一石坝在清代由民间发起募捐,为减弱洪水而建,至今仍在使用。而滨湖的七里堤建于1932年,是马山历史上第一条防洪堤,因全长约七里而得名。这里靠近灵山大佛,有长达4公里的经典江南湿地生态,周边湖光山色,野趣十足,近年来的马拉松赛事“女王跑”已连续8年将赛道设于此。而十里明珠堤则建于1970年,是当年围湖造田时期筑成,全长6250米,约十里,如明珠般洒落在梅梁湖上。这座大堤建成后让马山告别孤岛,与陆地相连,成为欣赏太湖风景的景观大道,也为马山的交通、旅游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水系地名中可见悠远往事
黄埠墩、西水墩、白米荡、鹅真荡、宛山荡、芙蓉圩、唐平湖、闾江、直湖港、马蠡港,都是无锡鼎鼎有名的老地名,其地理实体均在,方位指向清晰。有人说,这些历史水系地名,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是水脉也是文脉,可以望见无锡千年的发展史。
如黄埠墩、西水墩分别是无锡运河上的天关、地轴,南北中轴线、东西卯酉线一目了然,且历史人文遗迹众多。白米荡、鹅真荡、宛山荡均位于锡山区境内,有人说荡是浅水湖,具有蓄水功能。江南的水荡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江南水乡不可或缺的元素。圩是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位于惠山区境内的芙蓉圩正是如此。此圩建于明代,增强了芙蓉湖十万亩田地的抗灾能力,2021年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
还有一些水系地名也叙述着无锡的水城史。比如,唐平湖是元末大水淹没陆地而成,这里如今是无锡十大湿地资源之一,有蓄水等功能。闾江是马山地区最古老的水利遗址,距今有2500年的历史。它是伍子胥筑阖闾城时开挖的一条古河流,是吴国水军战舰出入太湖的主要通道和军港。马蠡港因马蠡村而得名,旧时是南乡民众通往城区的唯一水道,直到本世纪南桥节制闸建成后,才结束了马蠡港作为五里湖航道的功能。直湖港将运河水连接至太湖,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无锡境内后的第一分支,也是梅梁湖片区的主要外排通道和重要生态廊道。
三年评定,已有90处市级地名文化遗产
从2022年开始,无锡开始了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每次评定的类别有所不同。2022年无锡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古城、古镇和古村落等共有20处市级地名入选。2023年,无锡遴选出包括路、街、巷,古桥梁和古泉在内的52处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今年则是港口、古渡口、古码头和水利枢纽、闸坝等类别,共选出18处老地名。三年总共评定90处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其中入选省级遗产20处。今年的市级遗产也将选送省里。
无锡联合地名专家学者在前期开展摸底调查,共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了30处候选名单。专家们依据《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试行)》,对候选地名名单申报材料逐一开展深入、细致地审阅,并从时间因素、文化含量、影响程度、传承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论证和评估,最终选出了18处地名。
“地名要有出处,要能找到文献史料征引”,无锡市地名办工作人员介绍,有文献,有遗存,有地理实体都非常重要。这些老地名是生动的往事,也是故土的记忆,无锡还将持续做好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讲好地名故事。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供图)
附录
2024年无锡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一、港口、古渡口、古码头等(2个)
黄田港、江阴港
二、水利枢纽、闸坝等(16个)
定波闸、梁武堰、大石坝、黄墅水库、黄埠墩、西水墩、白米荡、鹅真荡、宛山荡、芙蓉圩、唐平湖、闾江、七里堤、十里明珠堤、直湖港、马蠡港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