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95后”女生还原失传的塘栖“蚕杷蛋”,40天销售63万余枚?老手艺成为古运河畔新“卖点”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6-22 20:33:18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临平区塘栖镇的“蚕杷蛋”卖“疯”了!上市6天就卖出11万余枚,上市40天,销量就超过了63万枚,不少到广济桥游玩的游客还专门去寻找这枚“网红蛋”。
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蚕杷蛋”在塘栖一度成了“传说”,因制作工艺失传,很长一段时间里再没有人尝过它的滋味。偏偏一个叫顾灵娇的塘栖姑娘爱“折腾”,硬是把制作“蚕杷蛋”的老手艺还原了出来。这下,老底子的味道回来了,古运河畔又有了新“卖点”。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我让外婆做我同事,我也好陪陪她。”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塘栖镇丁山河村的一间院子里,十来个坛子里盛着用枇杷花和枇杷叶煮成的料水,顾灵娇将黄泥、盐、白酒等配料倒进坛子里搅匀成黄泥水,再将一枚枚鸭蛋放进黄泥水中腌制,最后给鸭蛋裹满草木灰。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这个院子的全称是“老刀非遗工坊——幸福的院子”,原本是当地的一所乡村小学。2021年,当地乡贤、灰鸭蛋制作技艺传承人沈建标将已经废置的学校改建成了非遗工坊。“我们这片从前就有很多手艺人,都是凭手艺吃饭。”小顾说,“现在他们都老了,沈老师就将大家聚到一起,共同发扬老手艺。”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小顾出生于1999年12月,本科学的是工业设计,但她没有选择坐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用电脑画着图纸的就业路子。2022年大学毕业后,她应聘成为非遗工坊的平面设计师。3个月后,她把自己77岁的外婆莫月子“引进”到了非遗工坊。“我知道外婆有清水丝绵的手艺,我们工坊也在招手艺人。”小顾说,“我让外婆做我同事,我也好陪陪她。”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清水丝绵、米塑、糯米锅糍、土灶年糕……在非遗工坊里,各路老手艺人展示着“独门绝技”,小顾耳濡目染,也开始向前辈们请教。“我觉得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初入江湖的‘小白’,江湖经验为零。”她说,“但我背靠着这么多有绝活的老手艺人,总想做点不一样的事。”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一次翻阅《塘栖志》时,小顾发现了有关“蚕杷蛋”的记载,她的“修行”也因此开始……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我做了上百次的尝试,成功后反响还不错。”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小顾查阅史料后发现,“蚕杷蛋”在塘栖已经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2022年10月,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向沈建标请教了关于制作“蚕杷蛋”的问题,并跟着沈建标一起走访了附近的老人。然而,许多老人也只能提供只言片语的参考。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大概也只有老一辈的塘栖人还记得“蚕杷蛋”。“蚕杷蛋”的味道介于水煮蛋和咸鸭蛋之间,因为加入了枇杷花腌制,又叫“枇杷花蛋”,当地人会在“蚕杷里”这个时节把它当主食吃。“蚕杷里”是塘栖独有的一个时间名词,指的是蚕茧“下山”和枇杷上市的时候。蚕茧“下山”的“山”指的是用稻草扭结而成供蚕宝宝结茧的山形草架,“下山”意味着蚕农收茧子的时候到了。因此,“蚕杷里”一到,塘栖人就进入农忙状态,吃自家腌制的“蚕杷蛋”更方便干活。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2023年初,小顾凭着老人们提供的有限信息和自己查到的一些资料,开始尝试还原“蚕杷蛋”的制作工艺。“一开始她自己偷偷试,都不敢告诉我。”沈建标说,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院子里有好多装着鸭蛋的坛子,才知道小顾的“小动作”,“小姑娘嘛,害怕失败了会浪费太多鸭蛋……”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沈建标和不少老手艺人都支持小顾大胆尝试,小顾因此更有底气了。盐、枇杷花、酒、黄泥等配料的比例是多少?腌制需要多久?这些问题都得在不断尝试中寻找答案。每一次尝试,小顾都会同时验证近20种配方,很长一段时间里,非遗工坊的院子都被装满“试验品”的坛坛罐罐占满。“有一次,我们都觉得有八成的把握了,结果盐放少了,5000枚鸭蛋全部报废。”沈建标说,“那次,她难过了好几天。”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终于,在做了上百次尝试后,小顾成功了,反响还不错。她说,“蚕杷蛋”除了有咸鸭蛋的特点外,还带着淡淡的枇杷花清香,出油多但咸度低,口感极好。今年春天,她把一部分“蚕杷蛋”寄给非遗工坊的老主顾尝鲜,许多客户回头就下好了5月初的首批量产订单。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25家专卖店实体销售,加上线上渠道接单,“蚕杷蛋”一度供不应求。过去几个月里,小顾忙着赶货,有时还要去其他工厂指导生产。外婆见她那么忙,就给她当起了助手。土灶边,外婆拾柴生火,小顾抬着料水上灶台煮。外婆看着灶火,有时讲讲农村过去的苦日子,有时讲讲种枇杷、养蚕,有时念叨着外孙女啥时候成家,已经为外孙女准备好了出嫁用的丝绵被了……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现在AI技术不是挺火嘛,能不能服务非遗传承?”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小顾也当过外婆的助手。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去年枇杷上市时,小顾想到外婆采枇杷、卖枇杷太辛苦,索性在枇杷园里架起手机,借助非遗工坊的平台,尝试直播卖枇杷。“外婆采完枇杷也要花很长时间整理,正好给她解解闷。”小顾说,外婆起初不太好意思,但经不住她软磨硬泡,最后同意了。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这个是软条白沙,光照充足的就好吃。那个长在阴面的,太阳晒不到,不大好吃……我种枇杷三十来年了,一看就晓得好坏。”外婆其实看不见直播页面,只当是对着空气说话,一边试吃一边展示,一点都不怯场。只不过她讲的是塘栖土话,小顾得在旁“同声传译”。老人朴实的迟钝感产生的“反差萌”,让网友们觉得格外亲切,直播间的网友还给外婆取了个名字——“枇杷奶奶”。她们直播了一个多星期,卖出了3500多公斤枇杷,外婆听到这个成绩都惊呆了。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老手艺越学越多,小顾对家乡的过往也了解得越来越深刻。“生活在运河边的镇子,以前大家都是跑船谋生,摇着橹把枇杷、甘蔗运到上海去卖,靠的是力气。”小顾说,如今,经历了基础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配套设施提升、民俗文化挖掘等一桩桩“关键小事”后,家乡已经走出了一条乡村休闲旅游的路。就拿非遗工坊来说,创办两年多来,已经拥有省、市、区级非遗项目7个,民俗传统技艺30余种,可生产非遗食品40多种,去年销售总额超1200万元。“大伙还撑起了非遗研学项目,来工坊研学的团队络绎不绝。”小顾说。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蚕杷蛋”把小顾送上了新闻,不少同学看到后,给她发来微信。“有些同学都不知道我回了农村,他们很吃惊,又觉得我很厉害。”小顾笑着说,对于未来,她有自己的想法,“运河边的老手艺重手工、耗人力,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把新的生产力带进乡村,让老手艺既不失传统味道,又提高生产效率。现在AI技术不是挺火嘛,能不能服务非遗传承?”mlZ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