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浙江 > 正文

气象专家张立峰眼中的《阴晴雨雪五千年》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11 08:32:0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推动历史发展的具体因素千千万,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种类型——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的含义,除了带着浓烈命运之感的天意之外,另一层意思便是气候了。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而不同”“人本精神”……这些文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都是古人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与严酷的冬冷夏热、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的。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中国的修史传统中,天象是一个从不缺席的门类。以《宋史·五行志》为例,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干旱、冻雨、洪涝、赤云和尘霾等气象灾害或异常天象。连我国传统文化最早的文学经典《诗经》,都建构于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之上。”张立峰在浙江省气象局工作,业余时间专修气象科技文化史。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他钻研气象这门与历法、战争、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均有交叉的古老学问过程中,一直有个遗憾。长久以来,当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被搬上书本或荧幕时,气象多作为背景被一笔带过。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他常常想:能不能有机会写一本书,让气象走到“台前”,做主角,做一桩桩历史大事件的“幕后推手”?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机缘巧合,机会来了。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的上百种书中,《阴晴雨雪五千年》以杭州为舞台,斗转星移为经,万千气象为纬,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气象历史剧。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良渚古国最终走向衰亡,气候扮演了何种角色;频繁的水旱之灾,如何“逼迫”白居易成就秀美西湖;金军“狂飙”南侵,天气如何左右战争、影响南宋国运;两套天象观测机构并行时,南宋天官们如何“职场斗法”;从杭州的四季里,明代的隐者为世人解读出怎样的养生“密码”;一份“晴雨录”,如何推倒康熙帝御案上气候、收成、粮价、民情与政务的“多米诺”骨牌……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书中,文学化的历史故事形式里镶嵌了科学的推测或解答。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其实最开始丛书中没有气象主题。可能除了研究气象的,很少人能想过这也能写成历史剧。”接到任务差不多是3年前,杭州市气象局和市委宣传部两方交流时提到这个选题时,才发现气象是个可行的“缺门儿”。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懂气象又好文史的“斜杠作家”不多。找来找去,找了张立峰。同事们都知道,他热衷写科普,当初为在杭州馒头山原址复原南宋皇家天象台也做了不少文史研究;还有同事们不知道的:他是文学青年,初中就“翻烂了四大名著”,“粉”马伯庸,高中走了理科的路只不过是“随大流”。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在各方鼓励下,张立峰一番掂量,踟蹰一阵,还是决定上马。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要说发挥的空间,杭州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气象也确实像是冥冥之中的一双手,为这座古都拢起干湿恰当、营养丰盛的土壤。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要知道,北纬30度经过的国家常年处于副高控制,盛行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导致几乎无雨、高温的状态,以至于留给中东的是阿拉伯沙漠、美洲的是荒漠大峡谷、非洲则是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唯有中国江南受到眷顾,降水量丰富,是一片富饶的鱼米之乡。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但要说能力的范畴,张立峰写过科普,没写过文学作品——编辑部的要求,是故事性强的“轻文学”;之前虽然涉猎过南宋史,除此之外的朝代文史知识基本空白——编辑部却要大纲贯穿杭州的上下五千年。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需要在大历史的缝隙里,制造一些合理的冲突,构思出相对曲折的剧情。”实地调研、查阅史料、扎实研究,张立峰在工作之余秉持着严谨的态度,以学术研究为基石,还原变幻多姿的气象风云和多维度的历史人文语境,再按照作家的逻辑方式处理文本。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八篇章节中,每一篇的参考文献少则十几种,多则二十多种;每一篇的读书笔记,体量通常是见书的四到五倍;每个节假日,良渚、西湖、大运河……每一篇涉及的故事发生地,他也兜了一圈。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终于,当把双眼“熬”到视力模糊后,书出版了,张立峰也出名了。系统内的同行从各种渠道打听而来求书。从几本到几十本,快递发了一次又一次。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也许是因为气象是门穿插文理的学问,做气象研究的人多少有颗爱好文学的心。例如,在气象学界,有老前辈林之光所著《气象万千》,擅长通过挖掘古诗词中的气象现象做科普;还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写学术专著也出诗集,被称作“院士诗人”。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其中一位读者王元红是天气气候领域专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将这种写法称做“非虚构历史文学”,“虽然没有虚构类的小说那么跌宕起伏、构思奇妙,但却能够给人一种真实感,有些内容甚至可以作为史实来使用”。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的确,相比戏剧化剧情带来的阅读快感,张立峰更希望读者能从书中读出真实的气象史。比如,宋代人打官司时,记录每日晴雨的“雨旸账”会成为关键证据;在祈雨前,皇帝会要求“天官”提前预测天气;观察日食,观察的是水中映出的太阳影像,从而避免了眼睛直接接触阳光而被灼伤;南宋人杨忠辅编制的《统天历》测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天,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比测取出同样数值的欧洲《格雷高利历》早了300多年;康熙关切民生,各省各府必须每个月上报晴雨表,米谷价格和收成分数如有迟报必谕旨问责……这些硬知识被软化成故事情节,寓教于阅读之乐。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知识的传递,也像文化的传承一样润物无声。“你以为是气象,实际是历史,一点也不枯燥,好玩也好读”“历史与气象融合,新颖的科普方式”……网上的书评显示,这个“气象故事说书人”收获的读者跨出了气象同行圈子。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对于张立峰来说,除了“专家式”的文章之外,他热衷的气象科普工作有了新的文本可参考。与此同时,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的生动方式也多了一种。KWW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