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到了立冬节气,但目前气温,更像是要“立夏”的节奏。未来几天,最高气温会逐渐升至26℃,11月12日甚至可能直逼30℃。不过,气象预报显示,一股冷空气将于13日开始影响我省,届时将带来降温、大风影响。
浙江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主治中医师程爽表示,这段时间昼夜温差较大,一天如同过两季,大家还需灵活穿衣应对。
立冬以后,降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临床数据来看,冬季是脑血管病高发期。冷空气刺激,使得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促使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程爽表示,冬季始终要注意防寒,要从足部做起。
中医认为,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等疾患。为大家介绍3个足背保暖妙招。
一是穿鞋避免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多活动脚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温度以50℃-6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三是切忌紧闭门窗,要注意适当开窗换气,室温保持在18℃-22℃之间。
立冬养生遵循“藏”的原则,老年朋友需注意3个方面。
藏头不露尾。中医讲“头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聚集、百脉相通的部位。所以,日常起居要防寒保暖,出门戴好帽子、围巾,护住阳气之所。清晨可适当梳头,头皮有微热感最佳,用四指指腹拍打头顶(百会穴),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
早睡晚起不熬夜。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上床睡觉前揉搓脚心(涌泉穴)、用手掌搓热后腰(肾俞穴)、艾灸或热敷小腹(气海、关元穴),有助于养肾安眠。建议将晨练改为上午10时后,并以散步、打太极等舒缓运动为主。
冬令进补,积蓄能量。根据中医五行对应的理念,冬季进补以补“黑”为主,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发菜、海参等,它们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
中医还讲究虚则补之,寒者温之。可适量增加些温热补肾阳的食物,提高耐寒能力,如羊肉、牛肉、核桃、桂圆、栗子等。
/养生食谱 /
红枣糯米粥
材料:山药40克,薏苡仁50克,荸荠粉10克,红枣5克,糯米250克,白糖25克。
做法:将山药、薏苡仁除去杂质,红枣去核。下入锅内,加水煮至薏苡仁开花,将山药、糯米、红枣淘洗干净下入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再将荸荠粉撒入锅内,搅匀后关火,即可食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