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黑白照片,将101岁的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承基的思绪拉回到神经外科初创的那段艰苦岁月。
照片中,刘承基正在向神经外科的同事邬祖良、孙克华讲解金链选择性脑室造影技术。彼时,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没有CT、核磁共振仪等医疗设备,脑疾病诊断多以症状性诊断为主,医生往往只能“盲人摸象”。患者做术前检查,也仅能靠脑室造影和气脑造影这样简易的方法来判断病情,不仅造影不清晰,副作用也较强。
为了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法”,刘承基广泛查阅外文医学资料。他在一篇外文资料中发现,有一种技术可以通过一条特制的金链,将造影管导引到脑室系统的任选部位,让大脑内部真正“被看见”。一次例行查房后,在一张脑部结构图前,刘承基向同事们介绍了这项技术的操作原理。而设计导引工具的任务,则落到了邬祖良身上。
“一般是在前额打个洞,把金链通过导管放进脑室,再把造影管顺着金链送进去,脑室的相关部位就能清楚显示在造影机上了……”在邬祖良家中,这位八旬老人拿起脑部模型和导管,熟练地给记者演示这一技术的操作流程。
“有些患者头痛、呕吐,或者手脚不好,出现这些情况很可能是脑子里有问题,但是我们只能有个大概的判断,到底大脑哪个位置有问题搞不清楚,直到我们首次开展金链选择性脑室造影,大大提高了颅内疾病的诊断率。”谈起这项新技术的起源,邬老眼里满是骄傲,“现在我们的医疗技术已经赶上了世界水平,从过去的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领跑,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创新。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要勤于思考、敢于当第一个开拓者。”
接过任务的那段日子,邬祖良白天晚上都在反复琢磨这项新技术。相较于铜、铁等金属材质,金子密度大、表面光滑,更容易放置和滑动检查。但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制作金链所需的金子从哪里来?为让技术尽快落地,邬祖良没有选择向医院申请资助,而是偷偷把父母留给他的金戒指熔化掉,再交给工厂制成医用金链。“家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呢。”老人笑着说。工具制成后,邬老在全国率先操作实践了十几起成功案例。1982年,解放军医学杂志第4期刊发邬祖良、刘承基撰写的论文《金链选择性脑室造影》,这项技术也被全国神经外科大会予以推广介绍。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刘承基带领科室同事们创新设计制造了不少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和用具。比如,开颅术中留下的骨孔,术后会因疤痕形成并挛缩造成局部头皮凹陷,刘承基就设计了一种可覆盖骨孔的硅橡胶,防止疤痕形成牵扯头皮。当时进口动脉瘤夹极为昂贵,国产动脉瘤夹尚未研制成功,刘承基就用丝线结扎动脉瘤颈的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在显微镜下娴熟地分离动脉瘤,绕过丝线结扎瘤颈。在没有先进检查手段的年代里,这些器械极大提高了神经外科的诊治水平。
神经外科创建之初,医院里只有刘承基一个人从事外科操作,连基本的专科设备都没有,手术时还要请普通外科医生当助手。“开完一个刀,我就守在病人床边,累了就在旁边找个空床位眯一会,病人一有情况就能找到我。”这样一住至少三五天,直到病人情况稳定,刘承基才放心回家。担任神经外科主任期间,刘承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带领科室同事们查房,大年初一也不例外。用他的话来讲:“我们休息,疾病是不会休息的。”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神经外科医生往往需要在X射线的辐射下给病人做检查。“辐射危害肯定知道,但我从来没逃避过,因为病人的健康在我心里永远摆在第一位。”刘承基说。
在刘承基的带领下,南京总院神经外科从1958年的1位医生与3张病床,发展成省内首屈一指的神经外科研究所,并创下多个第一: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人体异体脑垂体移植手术,国内第一个开展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椎动脉造影技术,开展国内首例自体胃网膜移植颅内外搭桥手术,等等。
如今,随着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设备不断涌现,医疗条件与过去相比已有极大改善。但刘承基认为,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医疗技术如何进步,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都要做到“三要”:要吃苦、要奉献、要心灵手巧。“想轻轻松松当个好医生,那是不行的,为了病人的健康,为了工作,无论何时都要有奉献精神。”
记者 顾 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