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十年来,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大责任,深入实施“五大计划”,国际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建成、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丝路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人文交流品牌特色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征程上,江苏将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引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细腻斑斓的江苏色彩。
【互联互通】
“钢铁驼队”,一路驰骋一路歌
轨道茫茫,汽笛声声。一列列“钢铁驼队”驰而不息,见证着新丝路的复兴繁荣。国庆长假,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大型机械正往中欧班列装载集装箱。42岁的岸桥起重机驾驶员陈凤阳,轻推摇杆,驾驶室便径直悬空滑向轮船泊位上空40余米高的位置。从高处望向大海,天地辽阔,更显壮观。陈凤阳顾不上欣赏美景,他要和时间赛跑。最多一次,他一天装卸300个集装箱,平均两分钟完成一个。
截至目前,江苏已稳定运营中欧(亚)班列线路24条,涵盖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覆盖欧洲17国20多个城市、中亚5国近50个城市、东南亚4国6个城市,近80个国际站点,形成了以连云港为桥头堡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宁徐苏三市往返俄罗斯、南京至万象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线路。
“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港口是先行引导。江苏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陈明表示,截至目前,集团拥有航线184条,其中远洋航线2条,日韩、东南亚近洋航线31条,沿海内贸干线8条,沿江内外贸支线及内河支线143条。围绕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水运物流体系,集团还将持续加密航线,更好服务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货运往来。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目前,江苏共有国际海运航线90条,基本覆盖美西、中东、非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全省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海运集装箱航线通达率达55%,RCEP成员国家通达率达57%。
构筑面向全球的立体互联大通道,航空正在飞速拉近江苏与世界的距离,为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劲动能。今年6月,一架装载轻纺产品的全货机由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弥补了直飞南亚全货运航班的空白,进一步便捷了长三角地区与南亚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10年来,江苏各机场加快新开至北欧、大洋洲等地定期航班的步伐,增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通达性。“十三五”末时,全省洲际客运航线达8条,基本形成通达全国、连接国际四大洲的航线网络。省内9个运输机场全部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年客、货吞吐保障能力超过7000万人次、170万吨。
【产能合作】
技术共生,“走出去”加速“开花结果”
近日,用于匈塞铁路钢桁架桥的首批1800吨构件在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完成装车,并从上海港发往塞尔维亚。匈塞铁路北起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南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全长341.7公里,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欧洲首单,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在不远万里来到江苏实地验货后,匈塞铁路塞尔维亚项目监理Milena表示,“我们对产品的性能很满意,中国有很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强大的技术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完成这个项目,也给了我们深入学习的机会。”
随着一声“发车”指令,徐工泵车从徐工智能化泵送机械产业基地缓缓驶出,奔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通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徐工产品出口已覆盖95%以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徐工的机械和车辆体现了高端和绿色,其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亲眼所见之后很是震撼。”谈及徐工产品在当地各大项目上的表现时,中东客商哈米赞不绝口。
与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优势,作为其中佼佼者,江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广泛认可。10年来,我省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投资项目超2000个,无数新技术在当地“开花结果”。
去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在江苏举办,12个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60家机构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首批合作伙伴,目前已有一批技术成果面世。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远介绍,公司主要经营金属3D打印,并与捷克一家公司共同开展新材料的应用研发,双方在合作中都收获很多新思路。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而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知识技术的溢出,以及与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可以学习中国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创新,改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促进价值链升级。
【丝路贸易】
“一进一出”,“融合交响”愈发嘹亮
日出东方,彩云满天。中国籍集装箱班轮“中谷黄海”轮从太仓港驶出,抵达碧波荡漾的土耳其盖姆利克港。船中满载的电视机、空调、落地扇等“中国制造”产品流向土耳其的各个家庭、企业……畅通航道,巨轮跨越万里,将江苏与中东市场紧密连接。“这条新航线覆盖了土耳其的阿利亚加、盖姆利克、盖布泽、阿姆巴利等主要港口。航线开通后,每两周运行一班,每班船载运400至500个集装箱的货物,将极大满足我国家电等优势商品出口中东地区的需求。”太仓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密织纽带,贸易双向互通,“一带一路”好物也在源源不断地奔向江苏。中亚的小麦、乌兹别克斯坦的化肥、哈萨克斯坦的矿产等络绎不绝地通过连云港抵达中国市场,还有些货物于此中转,发往日韩、东南亚等地。“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哈萨克斯坦获得了直抵太平洋的出海口,这意味着全新的经济潜能。”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说。
5月22日,江苏苏美达成套公司参建的柬埔寨暹粒市政供水扩建项目举行竣工仪式。该工程历时3年,项目建成后,将增加暹粒自来水日供水量6万立方米,有效解决当地因城市发展带来的供水不足问题。
漂洋过海,叩石垦壤。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林西村是江苏首个华侨村。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村民“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10年间,全村3500多名村民中,海外经商就业者由200多人增至600多人,前往的国家和地区由20多个增至40多个,超八成“出海”村民集中在俄罗斯、罗马尼亚、南非、智利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海内外联动的经商方式,也让林西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经营第一村”。
“这10年间,集团始终与政策同频,积极参与共建国家的工程项目建设,打造出诸如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维多利亚瀑布机场、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等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江国际集团国际业务部部长孙俊介绍,早在集团成立之初,就陆续在中东、非洲等地市场扎根发展,是江苏最早探路共建“一带一路”的企业之一。“今年公司对非洲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0%,目前正在全力跟进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等重点项目,已达成10多项合作意向。”
【合作园区】
共享共赢,搭台合作推动“通江达海”
境外园区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承接平台。在西港特区创建之前,柬埔寨当地村民主要依靠种田伐木维持生计。特区创建以后,大量村民涌入区内工厂成为产业工人。如今,区内有3万名工人,其中属地波雷诺县70%的家庭都有劳动力进入西港特区的工厂。
“我们希望中国的一些大公司能在柬埔寨修建生产工厂。”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介绍,由江苏企业重点参与打造的西港特区,如今有175家企业入驻,为当地提供超过3万个就业岗位,极大地推动了西哈努克省的经济发展。
“投资东盟,辐射世界”,从成立伊始发展至今,由红豆集团牵头,联合中柬企业共同打造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始终面向全球,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致力于打造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工程”,赢得全球各地企业的青睐。如今,有175家企业在此投资兴业,国际化工业园区已成规模。
2017年10月,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被国家发改委明确为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优质投资平台,欢迎江苏推荐意向企业优先到示范园投资发展,哈利法经济区将携手示范园为投资企业提供最好的入园政策和条件。”哈利法经济区副总裁哈立德·马祖奇说。“期待与示范园一起高水平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打造中阿合作典范项目。”入驻园区的南京嘉翼精密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表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从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到迈向世界一流的苏州工业园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江苏实施重点园区提升计划,有力促进互联互通、拉动国际贸易、推动产业转型,铺就一条互利共赢、繁荣发展之路。
【人文交流】
“千里同好”,续写“天涯比邻”佳话
千年丝路,贯通东西。如今,新丝路上友谊故事仍在续写。9月18日,江苏省第33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出征,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成为传递中非情谊的白衣使者。在遥远的非洲桑给巴尔,已有800多名江苏医疗队员陆续来这里进行医疗援助。1964年派出的第一支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是全国首支以省为单位整建制派出的援外医疗队,持续深耕数十年。如今,来自江苏的医生惊奇地发现,“在桑给巴尔,总会有当地居民用中文跟我们说‘你好’,一代又一代援外队员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当地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美好印象”。
今秋我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中,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员马合江告诉大家,自己来自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去年年底,我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将连云港图书馆捐赠的400多本图书,运往了我的故乡哈萨克斯坦。”在捐赠书籍的包装箱上,印有一句中国古语“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江苏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互动,“朋友圈”越来越广,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徐工巴西产业园、南京墨尔本海外创新协同中心、白俄罗斯莫吉廖夫中医中心……江苏一批“一带一路”友城合作成功案例,写下一段段“天涯若比邻”的佳话。
在与共建国家交流合作中,江苏开展了众多“小而美”项目,让共建“一带一路”充满了人情味,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实践和精彩现实。数据显示,我省多所高校与“走出去”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近70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累计培养本土人才11万人次,成为民心相通的有力支撑。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缔结友城146对,数量居全国前列,“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等已成为人文交流重要品牌。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