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杨民仆 魏琳) 9月17日,在无锡举行的“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华东工作站”揭牌仪式上,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一项最新科技考古成果——无锡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
“我们首次成功获得了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因环境影响、保存不佳所导致的中国南方古DNA研究缺环,为我们理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重要参考。”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介绍。
据了解,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是无锡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说是无锡地域文明之源。在今年6月举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无锡现场直播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两座墓葬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两具古人骨架,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提取骨架样本,从其中的一具骨架中成功提取出古DNA。
“通过对无锡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古人的这一遗传类型与现代各语系人群的遗传谱系比较,我们发现马鞍古人与中国南方、东南亚的古代人群存在母系的遗传联系。同时,与现代各语系人群的谱系比较,我们也发现马鞍古人与现代侗台语人群、中国南方汉族存在密切的遗传联系。”文少卿表示,本研究首次获取了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样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