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后,还是9月,江苏省演艺集团传承版《牡丹亭》再度于巴黎上演。9月14日晚的巴黎蕾博拉戏剧院座无虚席,2个多小时的精湛演出难以落幕,大幕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一再拉开,主演孔爱萍、施夏明足足谢幕7次!
杜丽娘扮演者,著名昆剧旦角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难抑激动之情。“37年前,我跟随张继青老师来巴黎演出同一版《牡丹亭》,那时候我演花神;37年后,当我以杜丽娘主演的身份再来巴黎,这种传承和回忆,让我激动,给我一股特别强大的力量,贯穿整个演出。观众的反馈让我感到没有辜负张老师在天之灵,今天在场的虽然不是原来的观众,却还是当年的气氛。”
梅花奖得主、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是国内演出的“人气明星”,这热烈场面也让他连称激动:“法国观众反响非常热烈,大幕拉上又拉开,我真的非常激动,这说明美没有国界!我热爱的昆曲,能打动全世界的观众,我非常自豪!”
当晚的《牡丹亭》演出是“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活动的主打内容,以《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五折经典剧目作“小全本”呈现。这一版《牡丹亭》是国内最经典的《牡丹亭》版本,也是江苏省昆的代表剧目。1986年,《牡丹亭》第一次走进巴黎,由已故著名昆曲表演大师,被誉为“昆曲皇后”的张继青携江苏省昆表演。
旅法著名戏剧摄影家、剧作家吴祖光之子吴钢说,张继青老师1986年在巴黎连演6天《牡丹亭》,引起轰动,征服了许多现场观众,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在法国掀起的《牡丹亭》热潮,几十年热度不减。自那以后,来法国演出最多的中国传统剧目就是《牡丹亭》。在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张继青老师功不可没。
“我们今晚看到的《牡丹亭》,非常古老,非常精致,有着非常美丽的故事,是一次非常非常美的演绎,我由衷地感谢所有艺术家。”法国文化部剧院名誉总监、表演艺术顾问、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顾问让-皮埃尔·余尔斯对外语戏剧和外国文化都很感兴趣,一直对昆曲怀有特别的喜爱。
以古典诗文为唱词的昆曲文本翻译极为艰难,江苏省昆剧院联合中法两国专家力量专门为本次演出配备了法文字幕。第一次看昆剧的法国小伙尼古拉斯·因巴赫(Nicholas Imbach)说他完全看懂了剧情,并且对《牡丹亭》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够有机会看到故事全貌。
观众中的留学生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现场组建起“环球昆曲欧洲站”微信群,爱国、爱传统文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能读万卷书、能走万里路,是他们留给记者的鲜明印象。
一群年轻中国人在剧院门前雀跃交流,这是一个“追剧博士7人团”。他们开心地齐刷刷亮出戏票给记者看,巴黎西岱大学博士马盼盼说,他们7个人是巴黎各大学在读的生物化学医药博士,专门组团过来看剧。有三四年没有回国了,特别想念家乡想念亲人,刚好看到有优秀的国粹到巴黎演出,就一起来支持,看完后感觉十分震撼,爱情凄美,服饰漂亮,表演精彩!
而跨国追剧的资深“昆虫”(昆曲戏迷)更让人感受到昆曲的魅力。“一如既往的精彩,谢幕非常可爱!”英国留学生“董礼貌”一个月前就订了票,请假留出时间,到巴黎来连看两天《牡丹亭》。
昆山姑娘沈欣宇正在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读研究生,“我在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做过论文,研究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英文字幕,这一次看到有法文字幕,感觉是很大的突破。我的外国同学,还有不少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仅限于‘李小龙’,所以应该多多推广我们的优秀文化。”
全程后台督战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告诉记者,在巴黎连演两天的《牡丹亭》是以商演形式进行的,票房很不错,敢走“商演”,一方面是对文本的经典性、对表演质量有信心,另一方面,江苏省昆一直很注重走市场路线,在国际交流方面也比较深入。此次演出之前,以工作坊、讲座、街头快闪等形式,与法国演出公司共同进行了一系列的推广,就是以国际通行手法推广演出。同时还带来新编昆曲《伯龙夜品》进博物馆进行“活态”展示,传统折子戏进高校演出,进行全方位的相融相通、文明互鉴。
特派记者 黄建伟 王晓映 邓宇轩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