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在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厂区西北角,一座外形酷似温室大棚的高大建筑吸引了记者注意。如果不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很难相信这里以前是一座煤仓。
煤仓拆了建“温室”,这是为何?事情还要从半年前说起。
今年来,为应对国内煤价波动带来的影响,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集团公司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围绕“‘双碳’背景下传统火电企业的转型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大提升,掀起了以学促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各部门在开展联合调研时发现,煤泥作为煤炭洗选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与燃煤进行掺烧后,不仅可以节约发电成本,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市场上销售的煤泥主要分干、湿两种,干煤泥燃烧效率高,价格也高,湿煤泥虽然低效,但价格实惠。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同时兼顾二者优点,又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综合利用的独特优势呢?
技术员顾帅告诉记者:“几个月前,我们深入周边地区开展‘走访转’调研时,曾见过某火电企业利用蒸汽回转干燥机烘干湿煤泥的案例,受此启发,我们根据机组运行特点和厂区功能布局,设计实施了这个项目。”
跟随顾帅,记者走进面前这座占地4600平方米的巨型“温室”,顿时感到阵阵热浪扑面而来;阳光从半透明的PC板顶棚穿透进来,均匀覆盖到每个角落;LED显示屏上清晰记录着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实时数据。
“这里的热量一部分来自太阳能,一部分来自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湿煤泥运到这里后,经过48小时自然晾晒就可以完全干化,整个过程不依赖其它热源,也不会增加额外成本。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年可以减少标准煤采购量3500吨,节约成本400余万元。”顾帅说。
以“综合”之名,布“综合”之局,施“综合”之策。“温室”项目取得成功的同时,徐矿综合利用发电公司持续向综合能源服务领域迈进。
8月31日,一场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在该公司集控中心拉开序幕,当班人员上下协同、通力配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江苏省电力调度指挥中心下达的调峰指令。今年1至8月,像这样的调峰,该公司共完成115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400余万元。
“近年来,水、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电力发展迅猛,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显。调峰,作为公司当前一项有效的创收手段,既是保障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今年成立3个专题调研组,分别从锅炉烟气再循环改造、机炉协调控制和热电解耦3个方向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技术升级来持续提高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进而更好满足当前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消纳需求。”该公司技术支持部负责人赵强介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开展7项与“3个方向”有关的重点研发项目,总计投入费用1000余万元。目前,该公司两台机组已具备30%深度调峰能力,调峰收益水平居于全省前列。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