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洁
空气质量,既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事关一个城市的颜值气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加强大气污染源头管控,一体推进污染减排、扬尘控制、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落实好空气质量“双月攻坚”专项行动,降低PM2.5浓度、增加优良天数。
深化扬尘污染防治,狠抓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大力削减内源排放总量,严控移动源和面源污染……全市上下,正以“每微克必争”的信念,深入推进空气质量“双月攻坚”专项行动。
攻坚:26支小分队昼夜轮替
“严禁露天喷漆作业,工地要设置密闭围挡,施工时须采取洒水抑尘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8月21日,市攻坚办暗访组在检查中发现一处工地存在扬尘及废气污染问题,现场要求施工负责人尽快整改。
在空气质量“双月攻坚”专项行动中,市攻坚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督办、问责问效职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同时,专项行动还成立了26支昼夜轮替攻坚小分队。在建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人员克服高温天气影响,全天候巡查督查,将问题解决消除在一线,打通空气质量“双月攻坚”专项行动“最后一米”。
道路扬尘方面,城管系统全面推行“定人、定岗、定责”机制,构建集机械清洗、机械洗扫、普扫、捡拾、巡检为一体的深度保洁模式,每日22时至次日7时对特级道路开展夜间大清洗作业;对142条市管道路和518条区管道路破损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常态化做好夜间渣土车运输管理。
工地扬尘方面,住建系统强化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充分发挥工地扬尘网格化监管员的监管作用,严格要求施工方落实土方覆盖、湿法作业和出入车辆冲洗,抓好开挖部位裸土覆盖、洒水降尘等扬尘治理措施,构建扬尘治理智慧监管平台,织密建设工程“防尘网”。
自6月9日至8月23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2815人次,检查点位10566个,发现环境问题3166个,违法问题102个。据市生态环境局统计,7月份我市优良天数率较去年同期提升7.7个百分点,“双月攻坚”取得初步成效。
研判:大数据助力精准治污
“根据今天下午3点的数据显示,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5.7%,目标值为76%……”8月22日,记者在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指挥中心看到,通过“徐州市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当日各站点空气质量一目了然。
该平台汇聚“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污染源、问题线索”等六大模块,对大气、水、土壤、危废、污染源、问题线索进行统一动态监控。在“蓝天”模块下,目前平台收集分析的站点数据包括国控站8个、省/市控站10个、街道站168个、热点网格142个、网络监测点位336个、扬尘站点261个,通过不同颜色将空气质量分为优、良、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等不同等级。
记者注意到,平台还具备预警监管功能。当日12时,平台就向新城区、大泉街道等站点发送了数据高值预警信息。
据悉,空气质量“双月攻坚”专项行动成立了现场指挥部,设立综合研判、攻坚帮扶、协调保障、高值应战、宣传暗访、督察问效等6个专项工作组,建立24小时作战指挥体系。作为综合研判组成员,市环境监控中心负责人李新芳表示,中心每天发布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三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月均、日均同比变化情况,对同比不降反升地区交办预警,责成属地落实压降措施,通过在线监控数据应用,一旦发现超标或异常,立即开展核查,督促问题整改。
“今日O3浓度较高,从气象条件看,正午时段温度高(32℃以上),湿度较低(55%左右),气象条件易诱发O3高值;从在线企业系统查看,涉及VOCS企业存在个别超标情况……”在8月22日的空气质量“双月攻坚”日报中,对我市空气质量现状、污染分析、明日污染风险研判与应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整合技术团队专家力量,每日会商研判气象条件和污染情况,第一时间共享高值信息、成因分析、预测预报等,会商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属地,指导属地精准治理。
■记者手记
你我共参与 守护“好气质”
打赢蓝天保卫战,绝对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
碧水蓝天、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既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保障。以铜山区茅村镇为例,对有问题的道路搭接口全面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打造汽车驿站,解决大型运输车辆停车难、冲洗难问题;为运输大户安装1400多个车载GPS,实现24小时重点道路、企业、停车场、工地“云监管”……一路一策、一企一策、一河一策、一事一策,精准发力。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前,决心和耐心同样重要。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面广量大、极易反复,存在“一管就有效,一松就反弹”现象。因此这场攻坚战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目标在前,重任在肩。各级各部门只有积极行动起来,立足一线、攻坚克难,才能不负重托和责任,不辱使命和期待。
守住蓝天白云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需要群众共同参与,从细微之处着手,从生活小事做起,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不露天焚烧垃圾、秸秆,多采用步行或公共交通,长期坚持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共享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