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超 丁宏波 通讯员 陈维
“无债一身轻。”4月26日下午,71岁的“中国好人”丛慧玉走出如皋市人民法院,轻声感叹。
当天,在法官见证下,她将1.3万元现金交给最后一名债主张英平,两人在司法确认调解协议上签名并按下手印。至此,丛慧玉用整整12年时间,将意外身亡的独子留下的60多万元债务全部偿清。
儿子意外离世留下巨额债务
丛慧玉个子不高,满头白发。她原本拥有幸福晚年,老伴从企业退休后,和她一起在老家如皋市如城街道方庄村务农,儿子洪勇在城里经营一家装潢公司。
平静生活被一个电话打破。2011年4月的一天,丛慧玉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说洪勇突发疾病正在抢救。很快,又接到噩耗——儿子因抢救无效去世。
为儿子操办完后事,老两口沉浸在巨大悲痛中。没隔几天,一群人拿着欠条找上了门。丛慧玉和这些人素不认识,但欠条上,都有洪勇的签名。
丛慧玉这才知道,几年前,洪勇接到一单装修店面房的生意,需要垫资,他投进自己所有的钱。可就在工程即将完工时,业主夫妇同时“跑路”。洪勇欠下的钱,就是这项工程的材料费、人工费。这笔追不回来的工程款,成为洪勇和妻子感情破裂的导火索,两人为此离了婚。
洪勇名下没有存款,他在如皋百花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还欠着银行近30万元贷款。丛慧玉和老伴将一张张欠条上的金额相加,共计30余万元。也就是说,洪勇留下的债务共有60多万元。
洪勇6岁的儿子佐佐成为那套商品房的继承人。懂法律的亲戚提醒丛慧玉,她和老伴没有继承遗产,因而没有“子债父母偿”的义务,不用背负沉重的债务包袱。但丛慧玉对每一名上门的债主说:“你放心,欠的钱我们慢慢还,一分都不会少。”
大部分债主将信将疑地走了,两名装修工人不甘心,向法院起诉,讨要共计6万余元工资,将还在上幼儿园的佐佐列为被告,希望以那套商品房还债。因孩子年龄太小,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程序。
“他们担心我们老了,还不起债。”看着天真可爱的孙子成为被告,丛慧玉万般心疼,却不怪那两名工人,“别人欠我们钱,我们也着急。这都是他们的血汗钱,不管怎样,都要还!”
她和老伴商量,决定去打工。
打工还债一天洗上千只碗
丛慧玉的老伴到一家钢球厂做搬运工,这样,在每月2000多元退休金之外,还能有2000多元收入。
丛慧玉则到饭店洗碗,双手几乎一直泡在水里,变得又粗又黑。她告诉记者,要经常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不然一年四季都开裂,钻心地疼。
这些年,丛慧玉打工的饭店有六七家。她骑着电瓶车,在如皋城不停奔波。每天早上8点半出门,9点上班,忙完中午的小高峰,一般可以休息两个小时;下午4点继续忙碌,到晚上10点下班。
有的店每周休一天,有的一个月只休两个半天,大部分店只有一个洗碗工。这些年丛慧玉究竟洗了多少只碗,自己也说不清,“多的时候一天有千把只”。
洗碗月工资仅有2000多元,但每月11日雷打不动要还银行房贷3000元,她只能跟老伴凑钱还款。老两口平日里舍不得吃穿,肩上债务总算越来越少。
刚看到一点希望,命运的重击又至。2016年一天,丛慧玉的老伴骑自行车出门,车子突然爆胎,老人重重摔倒在地,不幸离世。
5年内两次经历至亲意外离世,丛慧玉心如刀绞,却不得不面对更为现实的问题:剩下的债该怎么还?好心人提醒,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洪勇离世都已5年,完全可以“不认账”。
“欠债就要还钱。”丛慧玉认定这条“死理”。她辗转反侧,想出没有办法的办法——拆房子。丛慧玉拆掉老家平房,用宅基地拆旧复垦补偿的45万元还清房贷,并结清几名债主的欠款。
如今,丛慧玉曾经的家已变成一片菜地。暮春时节,豌豆开着紫色的小花,玉米长到了小腿高,嫩绿的油菜结满了菜荚。“油菜下面种芋头,那块地上的白菜卖完就种花生。”丛慧玉赶茬在一亩三分地里种了10多种蔬菜,自己省了买菜钱,还能拿到菜场卖钱还债。
拆了房,丛慧玉搬进洪勇生前购买的商品房里,从菜地过去,单程4.9公里。骑电瓶车跑一趟,需要半小时。“她经常凌晨4点就到地里,收了菜到菜场卖掉,再去饭店洗碗。”丛慧玉的辛劳,邻居蔡玉莲看在眼里,“忙起来时,夜里也到乡下干活,打着灯,干到深夜12点多钟。”
再难都不能“赖”别人钱
这些年,丛慧玉不仅还债,也讨债。
法院评估认定,洪勇生前装修的那套店面房,装修价值达60多万元。如果能找到“跑路”的吕某、卜某夫妇,要回那笔钱,就可以马上还清所有欠款。但法官告诉丛慧玉,吕某、卜某夫妇涉及的债务官司有10多个,没有一笔能够执行。洪勇为他们装修的店面房,产权也早已抵押给银行。
自家的钱被“赖”了,丛慧玉却不愿“赖”别人钱。
当年起诉丛慧玉孙子的两名债主,因为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程序,早已不指望能要回钱。2018年5月,其中一名债主冒某所在村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挨家挨户打听冒某家在哪儿,最终在村干部帮助下找到冒某妻子。“实在对不住,爷儿俩都不在了,这几年我终于凑够本金,你们将就着收下吧!”一见面,老人就颤颤巍巍从怀里捧出2万元现金。冒某妻子瞬间明白了来者是谁,她接过钱,从中抽出1000元,红着眼塞给丛慧玉,“阿姨,您是个好人,一定要把身体养好,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无论如何您要收下!”
冒某的地址,是丛慧玉请如皋法院法警大队副教导员孙庆峰查阅起诉档案找到的。“我还没来得及实地走访,丛阿姨已经迫不及待找过去了。”孙庆峰感慨,办过上千起执行案件,有住豪宅、开豪车“花式”逃避债务的,有为了几千元抚养费大打出手的,很少见到主动找上门还债的。
孙庆峰的手机里,至今保留着丛慧玉五角、一元地凑执行款的照片,他被老人的执着打动。今年春节前,他又一次去了“跑路”的吕某家,希望有所收获。没想到,意外找到另一名被执行人卜某。
卜某被拘传至法院,丛慧玉匆匆赶来,以为这么多年的苦苦寻找、苦苦等待、苦苦坚持终于有了结果。可当她见到40多岁的卜某,却“恨不起来”——眼前这个女人早已和吕某离婚,重新嫁人并生了一个孩子,孩子今年才6岁。重新组合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卜某常年在家照顾孩子,没有收入。
卜某在法院打了两个多小时电话,只凑到2300元。她满脸歉意,将钱交给丛慧玉。法院干警告诉丛慧玉,如果她提出要求,可以将卜某司法拘留。“马上过年了,把她关起来,孩子怎么办?”丛慧玉沉默了一会儿,从2300元中抽出300元,放到卜某手中,“我知道你也很难,这钱给孩子买些吃的过年。”
卜某泪流满面,紧紧抱住面前的老人。
债清心安,这份情记在心里
十年洗碗、替子还债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丛慧玉于2020年获评“江苏好人”,2020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在如皋,许多热心人向丛慧玉伸出援手。她的手机经常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提出要捐款,但丛慧玉一一拒绝。有人曾拿着报纸一路找到如城街道,要给她捐款2万元,同样被婉拒。丛慧玉说:“自家的事还是靠自己解决,我有手有脚,还干得动。”
江南大院是丛慧玉工作过的最后一家饭店。老板刘峰回忆,丛慧玉来应聘时,以及之后在饭店洗碗几个月,一句没讲过家里的事。大家只觉得她很忙,每天早上都是行色匆匆赶来。直到去年中秋节,有记者到饭店采访,刘峰才知道,这位每天在洗碗间埋头洗碗老人的故事。他既意外又钦佩,自己下厨炒菜,陪丛慧玉吃了一顿饭。
去年底感染病毒“阳过”后,丛慧玉发现,找工作难了很多。一方面,她已年满70周岁,很多饭店不愿再聘用;另一方面,自己的身体也确实不如从前。不久前的一天,丛慧玉从乡下菜地回家,夜里11点开始上吐下泻,医院检查是急性阑尾炎,挂了5天水才缓解症状。她的牙齿已松动脱落了几颗,只能缓慢咀嚼松软的食物,腰也时常疼得直不起来。
春节后,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又一次登门看望,详细了解丛慧玉的情况。丛慧玉告诉记者:“何书记听说我孙子已经读高二,成绩在班上靠前,特别高兴,自掏腰包包了2000元红包,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不久后,南通泰慕士爱心基金会理事长杨敏带着两万元找上了门,诚恳地对丛慧玉说:“丛阿姨,您已经尽到了全力,剩下的债,我们一起还!”
如今,丛慧玉的债务已清,但她说,还有情要还。这些年帮助过她的亲戚、朋友以及陌生的好心人,她都记在心里,希望继续打工、种菜,还上这份情。疫情期间,只要有空,她就会穿上“红马甲”,站在小区门口帮忙测体温。今年春节后,丛慧玉比以前“闲”了,她再三跟社区书记王莉萍说,社区有什么事,尽管喊上她。
“还债让自己心安,也是做给孙子看。”丛慧玉说,她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就是希望孙子做一个清清白白、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