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乡风文明#
老年人可享用3元钱的“爱心餐”,中小学生可在假期免费参加“兴趣班”,邻里之间和睦友善……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大福村村民们笑言,每个生活于此的人都感受到“福气满满”。
这个“福”,来自村两委的善作善为,也来自当地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十年来,大福村从一个普通的苏北小村变为项目扎堆、地里生金的富裕村,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近年来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新农人”:
淳朴民风“浇灌”丰收果
大福村的百亩西瓜大棚,近日迎来今年的最后一茬丰收,成熟的西瓜等待着采摘。然而,大棚负责人蔡青辉却从不“防备”,大棚全然敞开,傍晚时分,大棚间的硬化路上,还有不少村民散步、锻炼。
“对大福村的乡亲们,我一百个放心,从没遇到过来棚里‘摸瓜’的。”蔡青辉告诉调研组,自己是浙江台州人,经营高效农业已有10多年,曾辗转多地,最终选择扎根于此。
土质好、民风好、干部好,这是大福村最吸引蔡青辉的3个方面。得益于这里的“砂底两合土”透气、保水、保肥性非常平衡,美都、小黄人、黑金等一系列优新品种瓜长势喜人。由于西瓜品质稳定、口感出众,不久前,蔡青辉的瓜棚还与“盒马”超市签订了购销协议,每年西瓜大棚的净利润能达到80万元左右。“这样的收益,离不开大福村村民们的付出。”蔡青辉满怀感激地说,当地近百位村民在大棚就业,他们勤劳踏实,责任心很强,种植中发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反映。除此之外,大福村村干部的“善为”也让创业者感动。蔡青辉记得,有一回,冬季寒潮来袭,他自己还未行动,村干部就未雨绸缪地给他联系了农科专家,提前把脉大棚西瓜的“墩苗”情况,给出了关键性的指导建议。
文明乡风如“土壤”,孕育出丰硕的“产业果实”,并且不断反哺在这里付出、奋斗的人们。蔡青辉深感这样的创业环境来之不易,他更将自己视作大福村的一分子,郑重地向大福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里的大事小事,蔡青辉都积极参与,“比如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慰问困难村民等,我都愿意冲在前面,夏季还免费为幸福院老人提供西瓜。”
村干部: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魂”
十多年前,大福村还是一个整体面貌较为落后的村庄。村两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因地制宜通盘谋划农民集中居住点、高效农业示范点和农民创业点。填河造地、集中居住、流转土地……多年努力后,近300户村民住上了农家“小别墅”,还为大福的发展腾出了一片大有可为的“福地”,全村引进企业10多家,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300多个。
随着腰包渐鼓,村民中也出现了闲来“搓麻将”赌博、邻里矛盾增多等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大家向善向上,大福村党总支书记胡海荣和村两委琢磨出了“积分制”。最美庭院建设、参与志愿服务、新办简办“红白喜事”、尊老爱幼、悬挂良好家风家训等是“加分项”,参与赌博、破坏绿化、焚烧垃圾等是“扣分项”。到了年底,各家“积分”不仅全村公示,还可以兑换食用油、面粉、大米、电饭锅等。“群众参与度很高,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积极的事上,小家文明逐渐带动起乡风文明。”胡海荣告诉调研组,近年来,村里还打造了老年公园、儿童游乐园、青年运动场等,不断丰富各类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乡风文明持续吹拂,润泽百姓心田,村两委认为,对大福村来说,关键是要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解决最大的民生期盼。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632人,16岁以下的340人,“年轻人外出打工后,留在家里的‘一老一小’是他们放心不下的牵挂。”
为让村里的孩子们度过安全、充实的暑期,胡海荣邀请返乡大学生以及村里的退休教师,为留守儿童和创业点企业职工子女开设免费“兴趣班”,书法、音乐、绘画、国学等内容,吸引了全村近60位“福娃”。
下棋、观影、养生讲座……大福村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里笑声朗朗,村里老人们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去年,村两委建设了幸福院,并以村收益补贴其运行。最近,胡海荣还积极为大福村引入社会养老机构“禾康养老”,该机构的服务平台24小时在线,有专人值守,离大福村最近的点只有10分钟车程,一旦独居老人发生意外,可以随时求助该平台。
在胡海荣看来,乡风文明这一“关键项”可以渗透在产业、生态、治理等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孝、善等内容,这是乡村的‘魂’,也是乡愁的‘根’,能够滋润人心、凝聚人心,也赋予了‘乡村生活’独特而美好的意蕴。”
“原住民”:
乡村建设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乡村建设,不仅要搞产业发展这些一眼能看到的‘面子’,也要注重乡村文化这样的‘里子’。”大福村村民万伯英今年72岁,她见证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享受着发展带来的实惠。
原本几间废弃厂房,如今改造一新,结合老村部、卫生室,再引入专业养老机构,成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每天一早,万伯英就来这里下棋、喝茶,中午留在这里吃午饭,只要支付3元钱,就能吃到三菜一汤。排骨、虾、青菜豆腐……看着万老的饭盒,调研组难掩惊讶,为何如此便宜?老人解释,一来老人们所吃的蔬菜都是村里自种的,成本不高;二来,每顿饭村集体都补贴5—7元,就是希望老人吃得更好。
大福村惠老实事办成了一件又一件: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一次免费体检;每位老人生日当天,大福村都会送上生日蛋糕;为老年人佩戴智能手环,推广农村智慧式互助养老……大福村的老人们享受到了“最美好的特权”。
万伯英相信,村两委善作善为“尊老护幼”,村民们也会跟着自觉行动,每个人都“向善向好”,大福村的福气一定会源源不断、绵绵不绝。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研究员 赵锦春:
文明乡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乡风文明建设是提振乡村振兴文化力量、塑造乡村之“魂”的关键。大福村的经验启示我们,乡风文明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促生活富裕共繁荣、铸就“幸福之本”,建村规民约积分制、夯实“制度之基”,寻文化人才入田舍、引领“素养之道”,做惠民实事促发展、重塑“和谐之美”。乡风文明建设应以增强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前提,以乡村善治、德治、自治为手段,坚持“促繁荣”“建制度”“寻人才”“做实事”,助力文明乡风再上新台阶。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