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作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1.1%,25岁及以上患者达1205万,每年新发297万。随着年龄增长,心力衰竭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加,80岁及以上发病率可高达7.55%。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不能满足人体日常活动的需要,是一种由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全身乏力为主要症状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王令谆主任中医师解释,通俗地来讲,我们的心脏就好比一匹马,心力衰竭就相当于一匹患病的马拉着超过自身能力的货物上山,从而出现气喘吁吁、力不从心的症状。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为:
1、呼吸困难:起初多表现为活动后的胸闷、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无法平卧。
2、咳嗽咳痰:表现为咳白色泡沫样痰,严重肺淤血时痰中夹有血丝呈现为粉红色,合并肺部感染时多为黄色。
3、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起初多表现为双侧踝部的水肿,但随着症状加重,水肿可逐渐向上蔓延,严重者可累及腹部,甚至出现腹水。
4、心动过速:多表现为心慌、心悸、头晕等。
5、小便量减少,但夜尿增多。
6、全身乏力,进食后腹胀,食欲减退。
心力衰竭是一种渐进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多需要反复住院治疗。据相关数据统计,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年平均住院次数为3.3次,平均住院天数9.7天,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王令谆强调,一是要尽早去除诱因,纠正病因;二是要改善患者症状,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为治疗原则;三是要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住院次数,降低死亡率。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经过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后,患者可能仍然自觉有胸闷、心慌、乏力、腹胀、出汗、失眠、精神压抑、腰膝酸软等不适。中医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治疗方案,既强调整体观念,又体现个体差异,运用辨证论治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有大量研究证明中药与西药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缩短在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并且中药治疗副作用较小,无明显用药禁区。
王令谆提醒心力衰竭患者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规律服用药物,了解自身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以及作用。
2、每1-2月至固定医生处进行常规随访,了解症状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每3-6个月进行重点随访,复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必要时复查超声心动图。可根据病情随时增加随访频率。
3、戒烟戒酒,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5g,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及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摄入生冷、油腻、坚硬及刺激性食物。宜少食多餐,忌过饱。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可适当摄入富含钾的食物,例如橘子、香蕉等。
4、避免大量的液体摄入,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将液体限制为1-1.5升/日。在高温、恶心呕吐或腹泻期间可根据体重适当增加液体摄入。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或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kg,患者可以增加口服利尿剂用量并尽早就医。
5、患者及家属应学会症状及体征的检测及管理,每日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记录,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监测血糖情况,如出现血压、心率及血糖存在较大波动,及时就医。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