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视觉中国
◇周世青
近日,惊闻德高望重的“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唯一的女性获奖者、享年83岁的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在上海家中安然辞世。一代艺术大家远去,不禁让我回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2004年春,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新校舍落成,时任该校校长的胞弟世东和我商量,想请书法家周慧珺题写校名。于是,我通过上海铁路局的朋友联系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请求帮助。大约一个星期后,我就接到了上海市书协打来的周慧珺已经写好校名的电话。
择日,我和世东弟以及江宁高中的办公室主任一行三人乘火车去上海。上午10时许,在上海市书协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周慧珺题写的“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条幅,大小应是4尺宣纸的对开,共两幅,分别为简化字和繁体字。书协的同志让选一幅,这可把我们难坏了,繁体字古朴典雅,简化字明快洒脱,无论哪幅都喜欢,都不舍得丢。好在书协的同志善解人意:“我和周先生说一下,你们两幅都拿走吧。”
高兴之余,我们又“得寸进尺”地提出要去拜访周慧珺先生。周先生身体较弱,不便打扰,看得出那位同志很为难。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他给周先生打了电话。听说我们是南京学校来的,周先生欣然同意我们去她府上拜访。老人家确实身体不大好,仿佛大病初愈,是她的姐姐(或妹妹)在照顾她。后来我从有关资料上得知,两三个月以前她刚刚做过一个长达5小时的右膝关节大手术。眼前的周先生戴着眼镜,衣着朴素、温文尔雅,好似和蔼可亲的邻家阿姨,抑或更像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江宁高级中学的情况,更多的话题还是围绕着书法展开。老人家很谦和、低调,谈到苏沪书法名家,她总是把自己摆到很低的位置,甚至以学生自称。我提起她在七十年代出版的那本风靡全国深受一代青少年书法爱好者欢迎的《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她谦虚地表示那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书法经典碑帖缺少的缘故。她还特别提到同为七十年代中期出版的我省书法家尉天池写的《怎样写毛笔字》一书,说那本书也很受青少年欢迎。事后很多年,每当我经过江宁高中门前看到周慧珺先生题写的校名或者观摩先生的其他书法作品时,总是难以把作品所呈现的笔力劲健、气韵生动的风格和她低调谦逊的人品、娇小纤弱的身体联系起来。
不是说字如其人吗?其实,周慧珺的内心世界是超凡的坚强和不凡的坚韧。正如她自己所说“昔日重疾缠身、步履维艰的生活境遇,造就了我不肯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个性。”周慧珺5岁时,就在父亲的庭训下临帖习书。开始父亲要她学赵孟頫,她总提不起兴趣。一次偶然,她迷恋上了宋代米南宫的《蜀素帖》。米字的跌宕敧侧、沉着痛快正切合她的气质与性格。从此,周慧珺心慕手追,浸淫其中。伴随着周慧珺学习书法过程的是日益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从小学远足遭雨、埋下病根到刚入大学病情严重,痛苦异常。生活不便退学回家的周慧珺,一心钻研书艺,在书法的海洋里中寻求战胜病痛的信心和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
1962年周慧珺进入上海市青年宫书法班学习,拜沈尹默、拱德邻、翁闿运等名家为师,遍临名家字帖,书法长进很快。1974年,上海书画社选中周慧珺来写《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这本字帖,有米芾的刚健俊逸,又有颜体的厚重宽博,无数年轻人为之惊叹折服,我那时二十刚出头颇有切身体验。“鲁帖”一版再版,发行了一百多万册,也让周慧珺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她本人并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对书法笃志潜心,如痴如醉地汲取、临习。周慧珺的一生历经多次手术,在不懈地与病痛博斗中不断地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终于形成自己碑帖合一,外露刚强雄浑,内隐娟秀妩媚的艺术风貌。显然,这种独特的书风表现了她的个性,正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对周慧珺的书法成就我不敢多加评论,尽管我喜爱书法,也略知一二,但总担心不够专业。然而,她对书法事业的执着,特别是为弘扬这一传统文化而倾其毕生精力令我格外敬仰。周慧珺曾说:“我的一生很简单,简单到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书法。”在中国书法“断层”的年代,她用翰墨芳华点燃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书法激情;几十年以后,她又捐出2500万的稿酬,成立周慧珺书法艺术基金会,助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这一生,这位命运多舛、倔强专一的女性以其残疾的身躯把书法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这就是周慧珺。
周慧珺走了,她把在当代书法上的成就,把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的品格和在人生历程中逆境奋起、自强不息的精神留给了后来人。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