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标记,也是宝贵的绿色财富,此次台风“贝碧嘉”过境,给锡城的绿化造成不小损伤,大量的行道树不敌台风倒下了。古树名木作为城市的“活化石”,更牵动着不少市民的心,这些“活化石”是否安好?昨天,记者进行了探访。
“风雨中的守护者”:古银杏“姐妹花”挺住了
昨天一早,无锡南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养护经理李卫一上班就来到太湖大道金塘桥堍,探望他的两位“老友”。李卫口中的“老友”是编号为296、297的两棵古银杏,树龄分别为380岁和430岁,为无锡市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太湖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这对古银杏“姐妹花”就静静地矗立在路边由围栏围成的“小院”里。放眼望去,两棵银杏相距不过3米,高五六米,树形不算高大,苍劲古朴中依然枝繁叶茂。环顾四周,不少行道树在这次台风中倒下,这两株古树却安然无恙,附近的居民感叹“这是两棵经历过了生死考验的大树啊!”
“前些天锡城狂风暴雨,看着一大批树木倒下我很着急,最挂念的就是太湖大道的这两棵古银杏。”当时,李卫冒着风雨前来查看,让他欣慰的是,一直到台风过境,这两棵大树挺住了。“除了其中一棵银杏的树铭牌被大风吹反了,两棵古银杏安然无恙,连一根枝条都没掉落,可以说是毫发无损。”为了确保古银杏的健康状况,最近李卫每天都来查看这两棵古树的情况,直言“它们又一次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来到清扬路附近的杜巷,一棵160岁的朴树身姿挺拔,树枝纵横交错、弯弯曲曲,透出顽强的生命力,丝毫看不出风雨过后的“损伤”。“这次风雨来临前,我们为它增加了支撑和加固设施。”看到风雨过后这棵老朴树岿然不动,李卫开心地笑了。
“树坚强”的秘密:匠心养护下的“绿色传奇”
大批的行道树不敌台风倒伏,为何年老的古树能挺过来?无锡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徐勤明介绍,古树有着优质的种子资源,加上数百年的考验,已适应本地气候,生长良好。“银杏本就是深根性树种,这两棵古银杏经过了三四百年的生长,根系深深扎进地下3至5米,不容易倒伏。”徐勤明说,总体来看,在台风“贝碧嘉”的侵袭下,除了少量的雪松发生倾斜,市区500多棵古树基本安好,它们都经过了历史的考验。
在13级大风中还能安然无恙,除了古树自身坚强,也离不开绿化部门的精心养护。李卫是296、297这两棵古银杏的“看护人”,对于他来说,树木就像亲人,古树名木似长辈,每周至少看望一次,比走亲戚、见朋友还频繁。李卫回忆,这两棵银杏原来生长于张元庵内,为明朝遗物,1992年建设太湖大道,这两棵银杏需要迁移。当时,南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将这两棵古树迁移到了南面的11米处,创下了当时全市古树平移的先例。
此后,养护单位精心呵护这两棵“元老树”,每年定期为古树施肥复壮、改良土壤,为大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此次台风来临前,李卫带着养护人员摘除了古树上的果子,为树木“减负”,更好地迎战风雨的侵袭。“30多年来,养护人员一代代更迭,唯一不变的就是对这两棵古树的精心和耐心养护。”李卫说,在一代代养护人的精细照顾下,这对“姐妹花”长势良好,成了太湖大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释疑:为何这么多树木倾倒?
此次“贝碧嘉”台风给无锡城市绿化带来了“重创”。“这是我工作40年以来倒的树木最多的一次。”徐勤明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倒伏的树木有上万株,主要为新种植的大乔木和浅根性树木,比如,高浪路的榉树、贡湖大道的银杏“受伤”严重,这些乔木大多生长年限在3至5年,根系还不够发达。此外,银杏、雪松等根系较浅的树木也大量倒伏。
在绿化专家看来,此次大量树木倾倒是因为强劲风力和暴雨的双重攻击。“贝碧嘉”给无锡带来的最大风力13级,如此强劲风力实属少见。除了风大,雨势也猛烈,短时间内带来连续大量降水,使得树木周围的土壤水分过度饱和,变得湿软松动。在湿软土壤和大风的共同作用下,出现树木被连根拔起的现象。
(记者 蔡佳/文、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