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国家森林公园
今天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作为镶嵌在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无锡拥有秀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生态资源。让我们把目光聚焦无锡的生态之美,看看无锡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人与自然又将如何美美与共?
物种名录不断刷新,累计记录物种3770种
截至目前,无锡市累计记录物种3770种,其中维管植物1483种,陆生昆虫943种,陆生脊椎动物394种,水生生物950种。累计记录物种数较2022年全市动植物普查结果大幅增加,其中维管植物由1190种增加至1483种,陆生脊椎动物由314种增加至394种。各类新近发现记录物种超40种,其中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藏身于宜兴市竹海镜湖,近20年来长江无锡江阴段首次发现新生幼豚,无锡已然成为动植物惬意栖居的重要空间。
“我2022年9月从深圳搬到宜兴居住,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宜兴已经拍到了122种不同的鸟类。”观鸟爱好者卢克回忆道,刚搬到宜兴两个月,就看到新闻说在大溪港发现了3只卷羽鹈鹕,第二天他带上相机和三脚架驱车前往,非常幸运地拍到了卷羽鹈鹕的身影,“我回家整理照片确认是卷羽鹈鹕的时候,太激动了,这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啊。我今年年初还在阳羡湖拍到了东方白鹳,它们对水质要求很高,但依然停留了两个多月,可想而知这里的生态有多好。”
记者了解到,无锡市拥有湿地资源1234km^2(水稻田除外),占全市国土面积26.7%,其中自然湿地面积925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0%。桃花港—窑港口区域为长江江阴段自然岸线,拥有1400多亩芦苇荡和湿地灌丛,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途停歇地,目前调查到鸟类约140种。丰富的湿地资源为雁鸭类、鸻鹬类等湿地水鸟提供优质“能量补给站”和栖息繁育场所,长广溪湿地的西方秧鸡、马山湿地的疣鼻天鹅、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凤头鹰等数十种“罕见”鸟类和震旦鸦雀、卷羽鹈鹕、黄嘴白鹭、黄胸鹀等珍稀鸟类相继被发现,不断刷新无锡物种名录。
尚贤河湿地公园生境。 (图源:无锡生态环境公众号)
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到2025年新增10处湿地保护小区
“当前,太湖治理已从水环境治理转向水生态构建新阶段。”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胡维平表示,从2007年太湖水危机以来,环太湖城市在生态修复这件事上从未停下脚步。截至2023年底,无锡全市累计完成1640条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借鉴蠡湖生态修复经验,相继开展了贡湖、梅梁湖约2.46km^2的“水下森林”种植工程。此外,通过采取生态清淤、蓝藻治理、水生植物种植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逐步恢复了蠡湖、东氿、西氿等湖泊水域周丛藻类、水生植物群落,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2023年上半年,太湖水体稳定在轻度富营养状态,太湖湖区水生生物物种数增加至342种,多样性级别从“一般”改善至“较丰富”水平。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无锡市各地区正在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型、生态净化型、生态涵养型和生态保护型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预计到2025年,完成10个以上生态安全缓冲区储备项目建设。滨湖区马山西太湖湿地保护小区、惠山区洋溪河—双河湿地公园、新吴区望虞河湿地保护小区、宜兴市阳山荡湿地公园保护小区、江阴市申港湿地保护小区等10处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工程也将陆续启动,实现至2025年预计新增建设湿地保护小区10处、全市达到40处湿地保护小区的目标。
此外,宜兴市龙池山、滨湖区长广溪已开展试验区建设工程。据了解,宜兴龙池山生态岛试验区于2022年成功入围全省首批8个试点试验区,是低山丘陵地区唯一的一级生态岛试验区,分布有江苏少有的常绿阔叶林,核心龙池山是江苏中亚热带北缘南北交界地带仅存的一块天然次生植被。作为龙池山生态岛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国家森林公园堪称动植物王国,记者刚步入其中,就发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甲虫“硕步甲”,工作人员介绍,像硕步甲这样的保护动物在这里随处可见,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鸢、赤腹鹰等。植物有164科522属890种,其中,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缕梅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金钱松、野大豆等。“我们放置了很多红外相机,用来开展对保护区中小型兽类的持续观测,针对白鹇、白颈长尾雉等濒危物种,我们会加强保护及其栖息地监管,提升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 (记者 吴雨琪/文 张轶伦/摄)
链接
到2025年,初步建立无锡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
今年年初,我市发布《无锡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3—2035年)》,规划明确,以第一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为基础,间隔5~8年开展全市生物多样性第二轮本底调查。根据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按照“一圈两区八廊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空间格局,针对生物多样性分布热点区域及重点保护区域,构建“1+8+N”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包括1个市级生物多样性综合管理平台,8个地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贡湖湾、大溪港等)和N个固定观测样区建设(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梁鸿国家湿地公园、蠡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对全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进行动态观测。按照《规划》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无锡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到2035年,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