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盛岸路边,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墙小门楼上,挂着“秦老师耕读小院”的匾额。院门一侧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授予的“生态文明驿站”铜牌,另一侧则是“三零生态系统实验公益项目公示牌”。走进院内,墙角用太湖石堆叠,堆石下方是一处椭圆形的水池,池中有几尾锦鲤悠游其间,有沟渠相连。水池周边种植着约几十种中草药和花草乔木。
生态、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给城市老新村也带来新气象。这个小院就是盛岸一村居民、环保达人沈亦可老先生所打造的小型“生态湿地”。“这个生态小院,已经成了小区和周边居民打卡地。”沈亦可告诉记者,小院所在地是小区内的公共区域,在征求其他居民的意见后做了改建。
沈亦可退休前的专业是化学,从事过各类工作,他还热心公益,从北上广深到云贵川,在各地社区搞垃圾分类、驻村推广生态乡村……一辈子在外奔波,退休后却发现自己的家及其小环境杂乱且潮湿,于是他决定做一项“生态实验”,亲身践行零损耗、零废弃、零污染生活方式,带动改善周边环境。而取名为“秦老师耕读小院”,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秦老师。
不仅仅把小区公共区域改造成“生态湿地”,他的家还被打造成了一个零损耗、零废弃的生态系统:做饭用电陶炉,食用生态素食,厨房里几乎没有油烟污迹;秋冬季节,把城市里的无患子果实捡来,剥开果肉发酵制作清洁剂;洗衣服、洗锅碗、洗澡、洗头、刷牙,告别化学洗护用品,都是生物发酵洗护用品或过氧化物洗涤剂;用红糖、酵母菌等预先存放在塑料桶内,将食物废弃物混入桶内发酵,实现厨余垃圾处理不出门……最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小院的水池不仅用作观赏,还承接厨房洗涤水和洗澡水。他还修建了一个浅水池,用于存放洗衣机排水和洗脸水,加上沸泡石、珊瑚砂、活性炭以及投放菌种、增氧曝气等技术措施,实现废水净化,用于灌溉小院内的花草树木。卫生间里的马桶是自制的,名曰“生物发酵粪尿分离半自动3D打印马桶”。马桶上方有四个按钮,分别用来开启电源、打开滑板、搅拌和加热。粪便用稻壳或木屑加菌种,在机械搅拌、温湿度调节的情况下完成发酵变成有机肥,尿液则用菌种、木醋液混合发酵制作尿酵素,工作正常就不会有异味,有机肥料用于生态农场的蔬菜种植……
“通过沈老师的这些实验场景,社区很多居民获得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社区工作人员说,这个小院已经成为居民交流低碳生活的场地,还有不少居民经常来做志愿者,“在此基础上,社区计划建设生态科普基地,并把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韩玲)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