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品牌、无锡产业,名城名校携手发展又传佳音。近日,我市与南京大学举行深化市校合作座谈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随着新一轮“1+8”项目合作启动,一批“南大牌”创新平台在锡落地。名城与名校,瞄准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用一场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的“双向奔赴”,演绎资源互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佳话。
“1+8”深化合作:地方所需对接高校所能
短短两个小时的座谈会,在一个全面深化合作的框架之下,密集签下8个具体合作项目,前期经过了长期大量的调研对接,目的就是将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精准链接起来。签约项目主体围绕无锡高度关注的产业领域展开,其中既有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我市正在努力拼抢的未来产业,也有集成电路、环保产业等无锡基础深厚的地标优势产业。
根据合作协议,无锡南京大学合成生物未来科学中心将落地锡山区,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医美护肤和节能环保的基础理论创新、尖端技术突破以及成果的高效转化,着力实现“学科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链发展”的深度融合与贯通,构建研发技术卓越、应用场景丰富、创新人才汇聚、市场转化高效的合成生物发展高地。
产业技术AI赋能中心由惠山区、市大数据集团承接,将发挥南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优势,共同开发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搭建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引育,构建面向无锡企业和行业的“智算数云”综合赋能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地方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级“AI+工业”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无锡中心将落地新吴区,整合南大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技术团队优势,联合我市企业和科研单位组建平台型创新联合体,围绕宽禁带半导体、高性能多芯互联、AI数字芯片、新型半导体材料等技术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与南京大学已有将近二十年合作的宜兴,此次在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的基础上,签约共建水环境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将继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领衔,拟建设水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研究基地,通过整合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等创新资源,形成一批水污染防治创新技术和装备产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签约项目中还有前瞻性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积极谋划。滨湖区将与南大大气科学学院共建大气前沿技术和高端装备创新研究院,合作开发地球大气垂直原位探测系统,包括大载荷新能源飞艇、碳监测平台、空气净化物联网设备等,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中国气谷”。
创新资源“溢出”:顶流高校释放合作利好
高校向来是智力荟萃、创新集中的高地,其知识“溢出”效应能促进企业创新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无锡身处全国高校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周边高校是无锡产业科技创新的一大“天然”资源禀赋。去年,南京大学发布“奋进行动”实施方案,以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此次座谈会上,一份最新成稿的《南京大学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行动方案》又一次吸引众人目光。
“我们将在省内布局建设1个AI赋能中心、6个创新联合体和6家未来科学中心。”会上,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介绍了南大推动江苏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具体构想方案——“166”支撑行动。据介绍,南大将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全面建设高层次科创平台矩阵,着力完善基础研究条件保障,系统构建前沿协同创新网络,为我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十三五”以来,国内各大高校特别是“顶流”名校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投入清晰可见。仅去年一年,我市就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名校启动了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在与我市达成共建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合作之后,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透露,天大已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探索建立人才晋升、成果共享绿色通道,在异地研究院考核评价和创新人才职称评聘、绩效评价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权重。“我们还创新组建了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官’队伍,为异地研究院更好提升自我造血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王天友说。
顶级高校致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校地合作,释放出拓展城市“朋友圈”的积极信号。无锡热情回应,主动伸出合作之手。除了积极承接南大在省内布局的AI赋能中心、创新联合体和未来科学中心之外,我市还与南大签署了升级建设大学科技园合作协议,将在无锡经开区太湖湾信息技术产业园内南大科技园无锡基地的基础之上,升级打造2.0版的南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进一步集聚南大科研成果、科技人才、校友资源,加快未来产业导入,扩大行业资源对接,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平台。
诚意“一诺千金”:吸引海内外名校近悦远来
在高校纷纷致力服务产业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献智出力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如何将地方产业布局与高校优势学科进一步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优化和完善政产学研合作的推进路径,是值得无锡深度思考的课题。
“使用好、维护好现有的平台是未来达成更多合作的基础。积极开拓新合作平台的同时,还要让已有的平台切实发挥出作用。”市科技局成果处负责人观察到,我市与高校共建的研发机构,近年来正不断产生“一生二、二生三”的连锁反应。
据统计,目前,高校科研院所与无锡地方合作设立的科研机构已有20余所,已成为我市新型研发机构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成立于2012年的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去年在江阴设立了精密光电研发中心,在滨湖新建了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北京大学连续两年在锡布局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上海交大在锡成功组建了光子芯片研究院之后,也继续扩大合作,引入了碳中和动力技术研究院。
本次与南大深化合作的签约项目中,一项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的设立显示出无锡拥抱市校合作的高度诚意。根据协议内容,锡创投、南京大学将联合设立规模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由锡创投负责具体项目的投资决策及赋能管理,南京大学则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及广泛的校友资源,向基金推荐南大师生及校友创立的优秀项目。据介绍,本次合作将探索设立虚拟基金池,后续主要投向包括南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科研课题项目产业化、南大全球校友创立的高科技企业等。
据悉,虚拟基金正是我市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一条新路径。去年年底,我市利用虚拟基金模式引进的首家研发机构——由吕坚院士领衔的香港城市大学无锡先进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已顺利落地滨湖区,将在该虚拟基金的支持下,引进香港城市大学物联网、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产业化项目在锡转化。除了设立专项基金,我市的科技经费额度也在持续增长,近五年内已翻了一番。“太湖人才计划”同时升级优化,分别向丁汉、丁荣军院士团队兑现1亿元的顶格支持,不断上演“一诺千金”的佳话。
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将在现有平台基础上,不断深化同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体系化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同时,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机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最大诚意吸引海内外高校近悦远来,加入“无锡合伙人”的大家庭。(记者 朱冬娅)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