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米,半步之遥背后玄机暗藏!昨天(6月29日),苏州轨交6号线正式通车啦!
一条线14座车站与园林相依,交通干线和文化长廊叠加,带来的沉浸式文旅体验让人振奋,但穿过园林,则洞见“更深的风景”。
6号线望星桥苏大站,穿越苏州大学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东吴大学旧址,且不说本尊之娇贵“牵一发动全身”,单看其与附近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最近距离仅0.7米,200米范围内有古建筑群、医院及学校,就处处折射出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之间“争”与“让”的分寸感。
交通发展是城市动脉,文化传承是城市文脉。苏州十年轨交建设“九线并行”,发展速度“分秒必争”;十年古城守护“细胞级”优化,保护精度“分毫不让”。
这“争”与“让”的分寸拿捏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先考古、后动土。早在2012年,苏州就启动国保单位变形监测项目,率先在预防性保护方面形成“苏州经验”。国保单位精密三维数字化建设、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监测等项目都是“先考古、后动土”的典型。
这土怎么动?苏州自古有句俏皮话:“螺蛳壳里做道场。”极言方寸之地照样辗转腾挪,吞吐天地风云。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万般之难。
咱还拿0.7米说事儿。保障周边建筑不伤毫发,基坑开挖时,配备千斤顶“会呼吸”的钢管全伺服系统,让基坑结构变形受力可控,精密仪器水准仪跟踪确保建筑沉降、位移不超过5毫米,倾斜程度不超过万分之五;轨交运行的每一秒,实时监测沿线建筑的沉降、裂缝、振动等变形状态,并根据监测数据量化分析,确保变形程度在预警范围内。
“园林站”既要“一园一策”,也要“一园一测”。如,拙政园以水闻名,286处监测点中新增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监测;狮子林以假山著称,以假山的沉降、振动等变形为监测重点。
让交通“动脉”与城市“文脉”休憩与共,是城市发展的加分题,同时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格局与谋略。比如,站点拙政园及苏州博物馆附近人流如织,苏州拿出绣花功夫,从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一连串细化举措,“疏”“堵”有度。
再往里子看,“螺蛳壳里做道场”是源于城市性格。
陆文夫曾将苏州性格概括为“精”。小说《美食家》里对头汤面的执念,让人体会到什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苏州的“精”决不止于此,更是一份“匠心”。生生不息的苏绣、核雕以及缂丝等就是“匠心”的镜子。
这份“匠心”在当下,是“以人为本”的生动注脚。它发掘了古城保护与现代交通和谐共生的可能,也提供了欣赏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新视角,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妙方。
今年,苏州轨交线网“九线并行”后,城市的“黄金经济线”将载着这座城丰盈的文化内核——苏州园林曲径通幽中“隐”着的巧思,苏州人的精神志趣;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匠心细节,苏州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历史和现代兼容的生活美学,一起疾驰向未来。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