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苏州87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出院,但是疫情防控并没有结束。苏州交通管控组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要求的工作意见》,要求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打通人流、物流堵点,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该《意见》从恢复交通运输服务、交通运输复工复产、保障公路路网畅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发挥联防联控合力等6个方面,对苏州交通运输工作明确了30条工作意见,为人们生产生活、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安全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在恢复交通运输服务方面,该《意见》要求出发有组织,健康有监测,运输有保障,运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通过“点对点”包车等运输服务方式做好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工作。同时,按照疫情防控风险等级要求,逐步有序恢复道路客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运输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
在交通运输复工复产方面,按照“千名机关干部进万家企业”的总体要求,落实复工复产帮扶机制。其中,重点物流园区和客货运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该《意见》要求组织专人深入物流园区、客运场站等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医疗物资等应急运输、群众生产生活物资、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输通道确保畅通,优先保障货运车船通行。对短期向重点关注地区运送货物的驾驶人、装卸工等提供保障的人员,在体温监测符合规定并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无需隔离14天。
为保障公路路网畅通,该《意见》要求全市范围内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道口未经批准的必须开放,严禁硬隔离或挖断县、乡、村公路,已经阻断的立即恢复通行。
该《意见》针对道路水路运输、火车站和客运场站、公共交通、水上交通及港口码头、交通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此外,该《意见》还就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合力等提出了要求。
【相关链接】
交通运输疫情主要防控措施
1、道路水路运输
公路、水路运输经营者须落实“苏城码”运用和体温检测制度,依法依规申报个人健康信息,配合做好溯源工作。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包车要在客车后两排设置留观区域;出入高、中风险地区(不含途径)的省际、市际客运班车、包车,要将客座率控制在50%以内。
运输企业要严格落实车船“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风”相关措施,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复工复运。
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要落实人员密集场所设施设备安全和消毒防控措施,驾乘人员要佩戴口罩,进入服务区室内的人员要进行体温监测,避免人员集聚。
2、火车站和客运场站
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继续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检疫制度。出站乘客要落实“苏城码”运用和体温检测制度,持绿码且体温正常者立即放行;发现重点关注地区人员、持红码黄码及体温异常者,就地留观并转交当地卫健部门处理,不得拒入、劝返和退回。站内中央空调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交通运输工具要做好通风消毒,乘客上车前要进行体监测,乘车全程要佩戴口罩,司乘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坚决阻断疫情通过交通运输途径传播扩散。
3、公共交通
公交、轨交等企业要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采集乘客信息,配合做好溯源工作,落实乘客体温监测和“苏城码”运用制度。公共交通驾驶员、轨交车站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上岗,对未全程配戴口罩的乘客一律劝拒。
巡游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必须佩戴口罩上岗,并开展乘客体温监测和扫描二维码登记工作。网约车平台严禁向未取得许可车辆、驾驶员派单,对未落实要求的车辆、驾驶员一律召回、停运。
公交场站、出租车辆服务点等要提供车辆消毒服务,并登记消毒情况;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要根据运行趟次、客流,增加消毒、通风频次,加强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出租车辆要在载乘下一位乘客前实施通风;车辆驾驶员建议佩戴手套或配备免洗手消毒液;乘客支付车费倡议使用电子支付等无接触支付形式。
公共交通要逐步提高发车频率,降低乘客密度,发现发热乘客,按相关规定及时采取措施。
4、水上交通及港口码头
船舶在到港前须如实报告在船人员基本信息和身体健康状况,船舶到港靠泊后,港口企业要加强人员安全防护,发现有近14日内由重点关注地区始发或经停过的船舶,立即向属地疫情管控部门和港航管理部门报告并妥善处置。
加强近洋航线的疫情管控,严格落实船员不上岸、码头人员不登船、船岸人员防控等措施,严防外来输入性风险。加强途经船舶过境管理,严禁船舶中途随意靠泊和人员上岸,严查自备船、“三无船舶”、排筏等浮动设施进行非法渡运、非法载客行为。
水上旅游风景区经批准或报备后有序开放,并严格落实游客体温监测和实名验证工作。渡口渡船继续严格落实体温监测等防疫措施。
5、交通工程建设
开展交通工程在建项目来往重点关注地区人员、外地人员返苏情况摸底排查,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住宿,不得存在通铺等人员集聚情况。
严格落实分开用餐、消毒通风、佩戴口罩、体征监测、隔离观察等管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施工区尽量实施封闭管理,24小时设岗,实施人员进出场登记和体温监测制度。做好建设工地防护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配备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防疫宣传和安全教育。
(苏报融媒记者 徐蕴海)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