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苏州 > 正文

?10位绣工1468天 苏州缂丝版《清明上河图》面世

文章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5-11 12:34:15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10位绣工,1468天、1000种色线、数万根丝线……汇聚成一幅缂丝版《清明上河图》。昨日(5月9日)上午10点半,相城区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姚建珍剪断最后第32400根丝线,完成了这幅长8.15米、宽0.42米的巨幅《清明上河图》。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随着最后一根丝线剪断,姚建珍和同伴们缓缓打开这幅卷着的缂丝作品——八米多长的卷轴让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姚建珍不停嘱咐伙伴,“当心,当心,慢点,慢点,小心拉丝。”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长卷慢慢打开,姚建珍又紧张地闭上了眼睛,深呼一口气,缓缓张开眼睛,“很激动!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正面。”四年来,尽管每天朝夕相伴,但是因为缂丝工艺的特殊性,姚建珍总是只能看着反面的数万根线头,再想象这幅作品的正面样子,“有时候遇到难点,不好做,我们就用镜子,一边比对原作,一边看着镜像做。”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在姚建珍缂丝工作室,“加长版”缂丝机上沿,《清明上河图》的样图摆放在了这里四年。姚建珍也与九位绣工在这里一起奋斗了四年,“《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珍宝,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我做手工艺近四十年,如果能留下这样的一件作品,就不遗憾了。”2019年6月,她与工作室的姐妹们商量一起织造一幅缂丝版的《清明上河图》。姚建珍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是困难也随之而来,“最基础的线,光颜色就需要1000多种。”看似平素的《清明上河图》,其实色彩丰富,尤其是按照缂丝工艺进行复制,每根细丝之间的色调需要精准搭配。姚建珍指着长卷上的屋檐屋顶说,“你看这个屋顶,是最简单的颜色,只有灰调,但是却依然需要十二种颜色进行搭配。”姚建珍向记者介绍,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原则,“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丝,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她补充说,“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为了便于记者理解,姚建珍又继续来到缂丝机上演示。原来,在缂丝的织造过程中,工匠每遇到一种不同的色彩,就会立即截断原有丝线,更换另一种色彩的丝线——在缂丝作品中,图案与素地、色彩与色彩的接合处形成了明显的缝隙和孔点,细微之处犹如镂刻而成,富有立体感,故称“刻丝”——这是缂丝工艺的精妙之处,也是最难之处。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我们十位姐妹,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历时1468天,终于把它做出来了!”面对这幅作品,姚建珍感慨万千,“在这幅作品中,缂丝技艺中的拼色、戗色、结、勾、绕等手法都能集中体现,希望这幅作品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样缂丝就有了传承的希望。”(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 文/摄)AMy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