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旅游新观察】
编者按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史上最长假期来了。
随着文旅市场的发展,当下,游客已不满足于单纯“看景”,身在路上的“旅”不再是出发的唯一诉求,追求深刻体验的“游”和身心放松的感受更为重要。而这个假期里游客的心态正好给了我们一个观察的新视角。本报记者分赴苏州热门旅游地,捕捉游客们一个个生动的欢乐瞬间,定格独属于这个假期的新时代烙印。
本报记者 王可 李浛芃
“为了看吴老师表演,我专程从武汉过来。”游客谢雪微激动地说。台上,评弹演员吴亮莹一曲《声声慢》玲珑婉转;台下,不时有人跟着演员的调子低声哼唱。位于平江路景区的金谷里艺术馆几乎每日爆满,游客们扎堆向金谷里集结。“在这里,我既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也领略到江南文化的美,很惬意也很满足。”谢雪微说。
躬身“入景”正成为新的时尚潮流,沉浸式文旅新体验成为当下游客的“新宠”。
跟着老苏州体验“当一天苏州人”
昨天,游客李敏穿梭在人流如织的山塘街上,鳞次栉比的古建老宅与古桥河流交织成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水墨画。点缀其中的名人故居、控保建筑更是带人穿越历史。遇到不解之处,热情的老苏州还会操着一口不甚流利的“苏普”,为游客揭秘背后的故事。华灯初上,李敏一家搭乘的山塘游船即刻起航,伴随潺潺流水一路航行,整船游客共同感受桨橹、灯影、夜游船这项古往今来颇具诗意的民间夜游活动。
在山塘街西段,李敏更是收获了“当一天苏州人”的体验。她坦言,与繁华的东段相比,山塘街西段要显得淡定从容许多,似乎只有背包客才会前来探秘、翻开城市的另一面。“热情的老苏州会化身导游带我们边走边看,然后告诉我们山塘的深处才是精华所在。”在这里,李敏的视觉、听觉和情绪跟着老苏州的脚步逐步深入,打卡了雕花楼、白姆桥、陕西会馆等古迹,然后到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荣阳楼吃一口油氽团子,到马栋佩烧麦、陈小鹅鹅汤馄饨吃些点心,嗅觉和味觉也获得极致享受,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当苏州人”的快乐。
广东游客王珍如告诉记者,她多次来过苏州,但是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她选择平江路的支巷肖家巷作为首站。为此她特别租了一套小清新的苏式旗袍,还做了一个旧时苏州“雪花膏女郎”的复古造型,在悠悠小巷里拍照打卡。“这个造型很复古,和粉墙黛瓦的小巷非常搭,仿佛一下子穿越时空,当了一回苏州‘小娘鱼’。”在她看来,打卡苏州最精髓的玩法,正是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点位串珠成线,沉浸式体验当地人的一天。
当地特色符号成“潮体验”流量密码
傍晚时分,山塘景区内的木易草堂摊位上摆满了粉色和橙色的多头玫瑰。“花丛”中,一位帅小伙正娴熟地编着鲜花手串,然后巧手翻飞缠到游客手腕上。这个被誉为整条山塘街“最浪漫的男子”正在社交平台火爆出圈,慕名而来体验的游客摩肩接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多元化,激发游客出游的触点变得越来越小,一次有意思的体验、一场有特色的展览甚至一小段出圈的视频,都有可能促成一场旅行。记者发现,近年来带有当地符号特色又紧握流量密码的“潮体验”深受游客青睐。
“95后”游客小哲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收集、规划了一条苏州各类潮流展的旅游线路。在他的游览点位中,平江路景区的酱油弄将推出一场特色国潮市集。酱油弄作为苏州唯一的高低巷、古城最长的石墙巷、也是世界最长的爱情主题石墙巷,本身就很有看点。如今,有了6位国风服饰界的KOL以及多位苏州非遗匠人的“加持”,这场展览成为爱好国潮的游客们的交流聚集地。
而在不远处的大儒巷34号,小哲在“平江底色——中国第二届设计家画展”上流连。画展展示了海内外3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表达对平江路的“美的感受”。小哲还按照既定路线“打卡”了位于大儒巷38号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展,并首次体验木刻年画制作。他说,作为各类艺术展的爱好者,自己的旅行目的再简单不过了,就是通过一个展览、一场活动,决定一段旅程,通过活动中人性化、情感化、感官化的丰富体验,融入城市游览之中。
躬身“入景”体验式旅游火爆背后
近期,大众点评发布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平台有关“沉浸式”关键词的笔记数量同比增长了近七成。携程也发布相关市场报告,显示截至今年暑期,旅游消费者呈现出游半径增长、出游频次提升、愿为体验付费的趋势。游客的旅游方式逐渐从走马观花式的“赶景点”,向深度游览、互动式休闲转变。在此背景下,苏城各大旅行社也纷纷变换赛道,推出的产品也由纯粹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
对此,国家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规划专家、平江路“东升里文化艺术长廊”联合创始人朱福全博士认为,不论是“当一天苏州人”体验传统文化,还是当一天“粉丝”体验潮流元素,沉浸式旅游通过空间和场景的重构,实现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感知体验,也为文化传承、传播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场景,让传统旅游空间在叠加文化、艺术、创意之后焕发新的活力。
朱福全还建议,苏州应继续深挖古城街巷肌理和历史文脉,精心打造特色文化感受街区和相关项目,将旅游文化的娱乐性、实景演出的观赏性、夜游的体验性和苏州地域资源的独特性有机贯穿起来。“还可以抓住节假日的周期性、聚集性和仪式性特点,面向特定群体打造更具辨识度和体验感的节庆IP,实现各项功能的最优化。”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