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全链条发力以“智”提质,凝聚产业发展最大合力——
走出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特色路径
这是一张添动力、促发展的数据清单:目前,全市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去年达到4.3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万家、全国第四;科创板上市公司52家、全国第三;全球“灯塔工厂”6家、全国第一。
这是一份善管理、优服务的成果答卷:苏州已连续8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全省第一,连续两年在中消协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首位。
数据清单、成果答卷背后的一系列举措,守护着城市的质量“生命线”,绘就了一幅追求质量、提升质量、共享质量的生动画卷。
立足新常态,共谋新发展,当下,苏州企业质量管理模式正呈现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警”、“末端管控”向“源头治理”、“单点管理”向“全链推进”转变的新趋势。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依托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优势,紧盯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苏州实现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奔赴,在全国率先走出了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的特色路径。
昨天(9月1日),第五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举行。在会议举办的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分论坛上,质量管理“苏州模式”得到充分展示,并作为示范经验获得推广。
体系构建 促进质量管理全链条跃升
苏州是制造业重镇,又是数字经济“领跑者”,随着数实融合加速推进,在质量提升新赛道上,一套以“智”提“质”,贯穿全要素管理、全流程关注、全链条拓展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加速构建,并见行见效。
标准引领,提质有方。今年2月,苏州发布实施了全国首个质量管理数字化领域的地方标准《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评价规范》,围绕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等6个方面科学设定了180个指标。这项标准已获批立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各领域制造业企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以“智”提“质”方法和路径。
资源整合,提质有力。今年以来,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引导企业将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设备、环境、原材料、制造方法等各类要素全部纳入数字化质量管理范畴,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减少错误率和资源浪费。
系统推进,提质有为。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在苏州,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关注生产过程,向关注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协同管理等流程延伸,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质量。同时,质量管理数字化还从企业自身向供应商、销售商及售后服务商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拓展,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供更为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与此同时,各类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作用愈加凸显,用好市市场监管部门与苏州科技大学共同建立的“质+学院”平台,培养一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质量人才,各类优质资源切实服务于各个重点产业;而一系列“质量创新联合体”的建立,为冶金、光电、电梯、光电显示、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强心活血”;“质量赋能站”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占地98亩的苏州NQI基地一期工程,将于年内建成启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不断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加速跑”。
龙头驱动 谋新求变提升示范效能
“智改数转”,重点企业是主力军,先行挺进“主战场”,示范效应显著。近年来,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光电、新材料、纺织等重点行业中,遴选了超过1400家具备“智改数转”基础的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工作试点。一系列特色管理模式的推行,让企业实现了质量管理水平、质量创新能力、产业链协同水平全方位跃升。
在智能小家电研发制造商“莱克电气”的工厂内,主打产品之一吸尘器的年生产量达2000万台,而产品24个月市场不良率始终保持超低水平,公司不断完善的首席质量官制度发挥了关键作用。结合公司转型发展的需要,早在11年前,“莱克电气”便在全市率先导入了首席质量官制度,立足质量双循环,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首席质量官行使经营管理决策权和质量一票否决权。在此基础上,公司创新提出了“四高十法双控”的质量管理模式,推动全员参与,做好设计预防、量化控制、精密制造及持续改进……基于此,公司近年来没有出现一起因质量安全问题而造成的产品投诉和召回,去年还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全国首张“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级评价”示范级评价证书。
面对服装消费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供给质量不高、用户代际更替等现状,知名羽绒服品牌“波司登”谋新求变,将新一代数字技术和羽绒服传统的经营模式深度融合,建成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及行业领先的中央智能配送中心。企业运用数字化三维设计、3D打版、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以终端消费洞察数据驱动产品研发,实现人体数据采集、虚拟试衣、样板和工艺的自动生成、柔性加工生产无缝连接;示范工厂自主研发自动充绒、自动包装、自动模板等关键技术装备,将关键环节的质量提升到100%,实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研产供销服”全链路协同。“在当前制造业‘由大变强’、现代服务业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推进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升级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破解发展瓶颈问题,也带动产业链相关合作方的转型升级。”企业相关负责人说道。
将数字化作为质量管理的突破点,以数据驱动质量管理策划、控制和改进,昆山“联滔电子”也是代表之一。公司在3年间获得了国家级、省级荣誉21项。屡获殊荣背后,是科学质量管理之道的“加持”。公司将数字化质量管理融入了智能工厂平台建设,将感知设备、采集、传输、云计算储存、应用分析等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质量实时检测和产品全生产周期回溯。与之前相比,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了12%,每年运营成本降低了上千万元。同样作为试点企业的“亨通光电”也通过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形成了贯穿全业务、全流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追溯链条。“博世汽车”则利用AI和5G技术实时监测收集信息,根据专业数学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提出最优解决方案,提高了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协同互促 凝聚质量发展最大合力
做好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就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力量协同推进,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引导企业深入推进质量管理变革创新,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大力构建工作保障机制,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了上下一心、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为了推动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同步跃升,企业纷纷主动实施“一把手工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做好数字化改造顶层设计,打通内部业务环节。今年,苏州提出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目标,实施转型项目超过3000个,推动1.2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能力评估。
社会融合,激发更大的质量发展动能。今年以来,苏州高校、技术机构、科研机构等也广泛参与到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中,一场场实地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在全市各地火热开展;一大批试点企业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广为流传,营造了“质量至上、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苏州在智慧赋能质量管理的进阶之路上,还将走得更远、走得更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苏州还将围绕本地重点产业,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更好地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质量标杆城市。(苏报记者 葛芝)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