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聚集“山”“岛”“湾”打造全新鱼米之乡
“江海第一湾”催生生态顶流
“这种鸟叫黑翅鸢,这种叫长尾山椒鸟,还有这个是被称为‘微笑天使’的江豚。现在张家港湾的生态环境变好了,这些小动物都喜欢来这里安家。”昨天上午10点,在张家港湾长江生态文化馆里,环保摄影志愿者王永祥一边向参加暑期研学的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一边讲述着“张家港湾”的绿色蝶变故事。
全长12公里的“张家港湾”,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大弯,因此也被称为“江海交汇第一湾”。然而曾几何时,这里却集聚着20余家码头企业、7万平方米堆场和160多个养殖户,扬尘、污水、噪音等污染周边环境,是百姓避之不及的“烂泥湾”。
2019年,张家港启动“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江岸画风突变——沿江9公里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昔日的农舍、码头、养殖场不见了,水清岸绿的“最美江湾”跃然眼前。
2021年7月,“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项目优秀案例。2022年,“张家港湾”生态再提升工程启动,涉及沿江的4个行政村、50多条入江河道,江湾美景再次迎来“提档升级”。
“最美江湾”的生态留白带来了绿色流量。
“张家港湾”边上的永兴村以“生态立村”,打造江南风味浓厚、长江风情突出的“江愁田园综合体”,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增收1000元左右。在村里开了10多年农家乐的陈斌说:“凭着‘张家港湾’生态美景这道‘招牌菜’,来店里吃饭的游客越来越多。”
“江湾绿了,江村美了,人心齐了,人气也旺了。”永兴村党委书记黄雪贤介绍,村里正在开发沿江老街、现代文创街、民俗美食街、江景民宿等让村民有机会参与其中的文旅项目,既让游客能在这里“看得见江水,记得住乡愁,听得到红色故事”,又能让村民共享绿色发展收益,真正把生态红利转化为富民红利。
江湾焕新,江村蝶变,奏响绿色发展、生态振兴协奏曲。而如今,一张崭新的规划图更勾画出“锦绣鱼米乡·江海第一湾”的新画卷。
6月28日,张家港“江海第一湾”乡村振兴片区发展规划发布,将张家港湾、香山、双山岛三大生态锚点和周边的村落进行连片规划建设,总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建设长江生态“第一湾”、长江文化“第一湾”、长江美村“第一湾”。
根据规划,张家港将统筹江海第一湾乡村振兴片区、长江农科农创乡村振兴片区、长江古镇古村乡村振兴片区、长江圩田乡村振兴片区以及N个跨村域示范片区的资源,布局40项近期项目和15项远期项目,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生态与文化保护发展的样板区”“长三角最知名的长江旅游目的地”“长江村落协同振兴的示范区”。
张家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聚集“山”“岛”“湾”特色资源,以“长江之境”串联港城乡村振兴新优势,打造锦绣江南鱼米乡的“港城样板”。
□苏报驻张家港记者 杨溢 陈梦娇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