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20日电 题:上海:在高水平开放中与世界共享机遇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周蕊、杨恺
9月,上海浦东外高桥,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一派繁忙。
搭载奇瑞、名爵、吉利等中国国产品牌汽车的货轮,享受上海边检的离港“零延时”服务,获验放通关,发往世界各地。
这些大排长龙的中国产新能源车,漂洋过海抵达欧洲、中东、南美,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会融入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不断探索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6万家外资企业在上海投资兴业,这里集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857家,外资研发中心516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3000亿美元。
从自贸区到引领区
从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出发,抵达比利时泽布吕赫港,上汽MG MULAN于9月13日在中国国内和近20个欧洲国家同步上市。
地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海通码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车出口码头之一。2022年上半年,海通码头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20%,外贸出口增幅超过50%。
三四年前,从海通码头发货的汽车中,出口欧洲的占比大约只有10%,2022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已提升到40%。“这两年,运载汽车前往欧洲的滚装船船位常常‘一位难求’。”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执行总监奚佳霖说。
在位于上海外高桥的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一批上汽集团乘用车停在码头上等待装运,发往澳大利亚(无人机照片,2022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其成立之初就走上了“扩容”之路,释放强大辐射效应。到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时,上海又树立了在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更高目标,同时加快培育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
这片土地上,有“走出去”,也有“引进来”。以新能源车为例,随着自贸区带头先行先试,负面清单逐步“瘦身”,营商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初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开工,至2022年8月,第100万辆整车下线,跑出了罕见的“中国速度”。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的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1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
进博会:开放的共享平台
“新时代,共享未来。”
五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题口号伴随开放的脚步,从上海出发,传至全球,深入人心。对历届参展商和采购商而言,“共享未来”是承诺,也是丰富的实践和收获。
“在收到邀请后,马上就决定参展了!”不二越(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总代表三浦昇回忆。2018年,日企那智不二越成为首届进博会首家签约参展企业。
三浦昇说,中国是不二越最重要的战略市场。进博会是在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产品的中国国家战略下举办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博览会。
在他看来,中国举办的进博会不是“单纯销售产品的展会”。作为参展方,目的是要让地方政府、中国国内的先进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看到不二越的先进技术,以及从材料到零部件、机床、机器人等的一系列丰富的产品线,寻找共同发展的机会。这家企业不仅坚持连续参展,还嗅觉敏锐地将中国总部早早设立在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这是在第二届进博会装备展区日本那智不二越公司展台拍摄的超高速点焊SRA系列机器人(2019年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说,进博会连续在上海举办,既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市场机遇,也为各经济体相互合作搭建了公共平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项国际公共产品。
进博会促进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法国香水、意大利高级手工艺品、日本保健产品、俄罗斯巧克力、格鲁吉亚红酒、阿联酋骆驼奶、巴基斯坦盐灯、东帝汶咖啡等从进博会走进中国人日常生活。
参展商中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大了对上海及周边区域的投资力度,一些大型集团还推出了在华新业务。2022年5月,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设立首家投资公司,选址上海奉贤,目前已启动首笔针对中国全新美妆品牌的风险投资;6月底,通用汽车宣布增资1亿美元,在浦东新区筹建全新的高端进口业务,并于9月推出全新高端生活方式平台——道朗格,促进旗下最具标志性的车型引进中国。
进博会也为中国生产企业及采购商打开一扇窗,在这里可以感知“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国在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国内的研究开发上,这几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动力,令人印象深刻。”三浦昇观察分析。
迈向更高水平开放
2022年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实施,相关特别管理措施仅剩下27条。而2013年上海自贸区首份负面清单上有190条。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不断缩减,意味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广度增强,外商在华施展身手的空间更大。
十年来,中国开放的脚步加快,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这是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海鸥门”(2022年6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自贸’理念从上海走向全国,‘进博红利’辐射全国消费者,更加说明上海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政策优惠的洼地,上海追求的‘更高水平开放’,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而是意味着自由贸易状态下的制度型开放。”权衡说。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施行,草案审议阶段曾多次听取上海的外国企业家建议,其中一些恰是自贸区发展和进博会举办的见证者。
“中国在进一步开放!”“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外国企业家们这样评价。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分析,聚焦高水平开放,中国正在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包括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运输自由等重点。
从海通码头大批中国产新能源车“扬帆出海”,国际货轮边检通关实现“零等待”“零延时”,到欧洲产限量版化妆品第一时间抵达中国消费者手中,专家认为,上海好比是经济全球化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创造各方合作共赢机会。
权衡展望,上海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将不断适应高标准的国际规则,促进产业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促进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相信,拥抱上海、拥抱中国,就是在拥抱更美好的未来!”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说。(视频记者:孙青、陈杰)
监制:赵丹平、李志昂
统筹:李凯、侯东涛、杨咏、夏小鹏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