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宗峰
推动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面,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近期,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政策举措让人目不暇接。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既是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应急之举,更是夯实实体经济根基的谋远之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这是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的战略高度,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是提高企业应对风险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宏观经济而言,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也是助力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用价格优势赢得市场青睐,再逐步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这是国际国内不少制造业厂商的成功策略。当前,我们在很多制造业细分领域仍处于“追赶者”地位,想要在技术和品牌上超过先行厂商仍需长期努力,这尤其需要我们为制造业塑造“低成本”这个比较优势。
今年的亚布力论坛创新年会上,有观点认为,硅谷在创业成本和生活成本上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创新高地”地位。其实,这并非一个新观点。企业运行成本低的地方,容易涌现出更多创新成果。道理很简单,低成本更容易为企业和行业留下利润空间,足够的利润更能保障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所需的持续投入。地域如此,放在制造业行业里同样适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合理降低其综合成本正当其时。一些致力于转型升级的企业,如果经营成本高企,不排除会转向“降成本、求生存”的生存优先策略。当市场预期降低,制造业难以从低利润、高成本中“回血”,企业就易缺乏投资新项目、加码新技术的动力和底气,这对正处于升级关键阶段的制造业无疑是个挑战。
历经多年发展,我省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是江苏吸引投资的传统优势。不过,当企业劳动力成本等出现总体上涨时,传统意义上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就会有所弱化,甚至与中西部地区和国外一些地区相比,江苏在制造业成本上可能并不占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国内制造业结构偏重低附加值产品,这导致利润空间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从这个角度看,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恰恰是对冲人力等要素成本上涨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江苏更好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造业综合成本是制造业投入的总成本,既包括税费缴纳、融资信贷、物流运输、用工、用地、用能等方面的显性成本,也包括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等隐性成本。因而,在融资、用工、用能、仓储物流等领域打出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固然十分重要,在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出潜绩,其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