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童谣里的民俗场景,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印象。包粽子、饮雄黄酒、采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的风俗丰富多样,节日背后的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因这份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今天,无论大江南北、太行东西,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习俗已然趋同,可历史上并非如此,不仅各地过节方式有所差异,连端午节的由来都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楚人纪念屈原说,有吴地纪念伍子胥说,还有古代百越地区图腾祭祀之说。根据考证,越人过端午的历史更为悠久,吴地的纪念活动也早于楚地,但如今人们提到端午,最先浮现脑海的节日由来却是纪念楚人屈原。
屈原的九死未悔,是傲人才情,是铮铮铁骨。人们用端正持身、包容万物的粽子纪念他,取的是“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生清白,半世熬煎”之意;遵循楚国古老习俗,当地人在汨罗江上挥舞斑斓彩旗,敲打震天锣鼓,千舟竞渡向屈原致以崇高敬意。楚地的端午节俗,在家国情怀的滋养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情感认同,当它传播到吴越之地,那里的人民也能从中感受到心灵契合,逐渐将其接纳。
在包容并蓄中延续传承,端午节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越人传楚俗”,正是中华文明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生动写照。节俗的传播流变,印证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升华而形成的多元一体、互相关联的文化有机整体,为我们解答了中国人为何始终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文明延续。
有趣的是,如今考据“端午”一词的文献记载,发现其首现于吴人周处所著的《阳羡风土记》。周处的父亲周鲂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家乡阳羡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晋灭吴后,周处出任晋朝将领,他把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在《阳羡风土记》中,让今人得以跨越时空,领略古代宜兴的山川城郭、物产草木和民俗风貌,品鉴1700多年前的江南百景图。端午楚俗传播到吴越之地,又在吴人的笔下流传千古,这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文脉的延绵,揭示了文化的滋养,见证了文明的传承。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穿越千年风雨的故事,是文明的骨骼与肌理,是民族绵长的精神滋养,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都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粽子、有饺子,透过热气腾腾的美食,注入文化寻根的目光,我们看到,正是这些说不完的文化故事,持续为文化自信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