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如皋古城东北角,内城河蜿蜒其中。这一古城仅存老街区,见证岁月变迁,收藏历史记忆,也在城市改造中形成融古汇今的新风貌,成为如皋的崭新文化名片。
这里巷陌深幽,院落静谧。街道并不宽,只能容纳两匹马并排通过,据说这是明朝年间为防止倭寇入侵而设计。街道两旁建筑多为青砖瓦房,尤显古朴典雅。
钟表店、古玩店、戏楼、咖啡馆、蟹黄包店……在这里,可以欣赏精彩的表演、品尝地道的美食,体会时光的流转。如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保护与利用科科长章黎介绍,“这条街居住的大多是原住民,在统一设计、统一材料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居民自己修缮房屋,做到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历史街道原有风貌。”
记者注意到,街道路面很特别,中间是由长方形石板铺成,与青砖黛瓦交相辉映。章黎解释说:“这是麻面石板,仔细看,可以发现石板上有独轮车印痕,路肩镶嵌麻石条,显示出南宋时代的街面特色。”
如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徐斌介绍,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历史建筑25处、文保单位20处,是如皋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完好、历史遗存相对丰富的区域。现存店面房、传统民居建筑、私家园林及遗址众多,恒昌杂货店、徐大昌酱油店、汪德大布庄等,具有明清时期建筑特征,是如皋古城传统特色的重要体现。
内城河上,有迎春桥,又被称为“好人桥”,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桥两边石栏有刻字:“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多年来,这两句话无声滋润着如皋人灵魂,“人活着,就要当好人、做好事”,这句话百姓常挂在嘴边。
东大街既有历史厚重感,也有热闹烟火气。迎春桥老炉烧饼店是热门打卡点,“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曾在央视节目上推荐过家乡这道美食。
店主张世俊从小就做烧饼,11年前来到东大街,从此扎根下来。烧饼经桶炉烘烤而成,做得最多的是葱油饼,里面的馅是葱花和油渣。记者尝了一个,只觉外皮酥脆、内馅味美,独特香气扑鼻而来。“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门前顾客经常排成长队。”张世俊说。
如皋市住建局局长刘志俭介绍,2013年起,如皋对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深度开发利用,100多家传统老字号商铺、地方特产专营企业、时尚休闲场所先后入驻,形成融深厚人文积淀、地方特色产业、时代商业气息与闲逸慢城生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2020年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东大街上,非遗文化是一道靓丽风景。南通市非遗“蔡氏面塑”传承人蔡晓霞,制作的面塑充满古风韵味。她的作品主要根据古画、壁画来创作,以塑造精致人物见长。蔡晓霞介绍,为了传承面塑文化,她不仅开设线下课堂,还在直播平台分享制作面塑过程,吸引不少年轻人关注,目前已收小学徒30多名。
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最负盛名的水绘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与“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栖隐之处,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园中,不仅可以欣赏到松柏苍劲、流水潺潺、风吹竹摇的优美风景,还可在参观中山亭等景点中感悟到如皋先贤的教育思想与爱国情怀。水绘园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徐小维说,今年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实施“十人百场”进课堂宣讲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交融。
5月10日,如城街道迎新社区会议室内济济一堂,东大街街区商户和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共议对历史街区规划的建议和诉求。“街区内非遗展示空间有限,希望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让游客参与木偶表演。”如皋杖头木偶戏第六代传承人周沈兵建议。如皋市副市长崔建村说,将常态化开展活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着力建设饱含休闲特色和人文活力的古城。
近年来,如皋对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街巷和基础设施进行保护性改造,对闲置的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建成陈从周纪念馆、沙元炳纪念馆等。“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从规划设计到具体实施都贯穿尊重‘前人’、关爱‘今人’、善待‘后人’的思维,为生活在这片历史文化街区的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留住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的烟火气。”刘志俭说。
记者 杨民仆 丁宏波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