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4月20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在南京举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会上说。当天,近4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齐聚南京市第一中学,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如何双向奔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路径。
拔尖不是掐尖,亟需破除“唯分数论”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接连开启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报名工作,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后备军”。当前,全国大中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之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努力在拔尖创新苗子早期识别、发现和引领等方面找寻路径,探究更多特色化、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拔尖不是掐尖。”石中英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也认为,基础教育不是“选苗”,而是面向每一个孩子“播种”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特别是如何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如果把拔尖创新人才比作一棵参天大树,这棵大树的根就扎在基础教育。”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认为,传统的“知识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育人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要理顺知识逻辑、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把解决真实问题作为学习任务。
在江苏,多学科跨学科融合也在部分学校先行先试。南京一中校长朱焱介绍,该校建立物理、生物、地理三大课程基地,成立江苏省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发中心,聚焦现代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研究,为全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资源库、新的教学样态和新的评价模式。北京市十一学校鼓励孩子发展不一样的潜能,该校2024届毕业生达启睿对编程极感兴趣,学校支持他开展研究,帮助他深入研究“房间声学矫正”,学习大量声学分析、工程设计和底层计算技术,以帮助听障人士听到更美的音乐,最终他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中,有多所高校推出新的“破格入围”政策——单科高考成绩突出,并满足一定条件的考生,可破格入围校考环节。
提升培养质效,面向未来因材施教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对不可能在一遍又一遍地刷题中完成。”石中英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和品质,不像传递学科知识那么简单,必须在有价值问题的解决中才能实现,为学生设置大量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是激发他们创新意识、鼓励他们采取与众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如何缩小与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差距?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看来,应从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入手。2013年,中国科协发起“中学生英才计划”,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有效方式。3年前,郭子建成为南京一中“院士1课堂”聘请的“崇文导师”,推进更多科学资源进入中学,有效弥补“英才计划”的不足。“院士1课堂”至今已举办31期,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雷达专家贲德院士、天体物理学家常进院士等30多位科学家相继开讲,线下课堂和线上直播方式让校内外数万名学生受益。
对具有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学生,培养中要突出因材施教。江苏省天一中学创新小班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上增加弹性,从一般性的必修课到能力培养课程,再到挑战性任务,根据学生情况和需求选择课程,加大课程选择自由度,实现学生自由跳跃式成长。同时,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与无锡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立体式、互补性、开放性的协同育人体系。
“倘若不突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就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党委书记周迎春提醒道。重庆八中通过课程统领体系支撑,构建全学科“一体化”课程,为已经崭露头角的孩子创建理工类、人文类、艺体类精修课程,培养他们在某一个学科精深发展所需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贯通各学段培养,大学中学需“双向奔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中学需要双向奔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曼丽注意到,一些大学新生不敢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程,与很多高中的教学模式密切相关。当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正与省内部分中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育人。
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要与高中教育衔接做细、做扎实。去年11月,在南京大学举办的“1学分证书”颁发仪式暨少年英才“0年级计划”课程师生座谈会上,首批13位南大2023级本科新生,从陆延青手中接过象征“1学分”的证书,这也是在全国高校率先实现与中学的“学分互认”。在高中阶段选修过南大与相关中学共建的大学先修课程,或是参加过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南大本科生,只要通过学校组织的学科考核,便可获得相应学分。
南京一中探索实践“贯通”和“融通”路径。朱焱介绍,“贯通”指的是向上与高等教育衔接,向下对义务教育辐射,开展课程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发现和选拔以及育人成效评价,例如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科学课程群基地”,开发面向高中生的航空科技类课程。而“融通”则是打开校门、跳出教育,充分开展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利用更多社会资源、家庭资源,进行多方协同。比如学校设立武向平院士科普工作站,学生受邀参与中国天眼项目的实验研究,更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跨学科实践能力的物理、地理等学科教师。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夏雷震发现,在高考填报志愿的选择上,许多优秀高中毕业生缺少对工程的兴趣和热爱。省锡中开发“技术+工程”高中工程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融合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内容,加入部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元素的工程教育课程框架,并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结构力学”和“未来土木工程师”课程,与高校合作共建培养“未来工程师”。
敞开大门办学,方能托举优秀“苗子”。东南大学和南京一中合作开设先修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数理分析,供有能力或有兴趣的中学生自主选择。联合中学开展学术日,让学生走进大学并接触大学课题与研究。未来,东南大学将发挥大学资源优势,举办学术交流夏令营,开设丘班课程研讨会,联合国内外高校走进中学,更好地做到“双高”协同共育人才。(程晓琳 葛灵丹)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