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瓦当就像人脸,所以叫人面瓦当。”2月13日下午,南京六朝博物馆,64岁的志愿者张晓刚热情洋溢地向游客讲解。
张晓刚是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退休干部,一直对文博有着浓厚兴趣,退休后就来到六朝博物馆做志愿者。“考上志愿者很不容易,我是2020年退休,当年有400多人报名,只录取19个,录取率不到5%。”张晓刚自豪地说,“志愿者和博物馆只能签一年协议,每年都要接受专业老师和馆方考核,通过才能再签下一年协议。”3年多来,他已服务1000多小时,平均每天1个多小时。
志愿者中不仅有年长者,也有青少年。大年初五,高三学生马言琛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做志愿者。从他小学开始做志愿者,今年已是第7个年头,主要负责义务讲解,还做一些社教活动中的辅助工作。学习任务繁重,为何还要做志愿者?马言琛说:“开始是因为好奇,我在读小学时,听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要开一个小状元讲解员培训班,就报名参加了。随着一天天的坚持,慢慢有了兴趣。当我把这些知识讲解给游客,听到一声感谢后,我特别有成就感。”
“请问去游船码头怎么走?”“厕所在什么地方?”“我想到雨花台,离这里远吗?”和博物馆志愿者不同的是,在景区做志愿者面对的是各种琐碎问题。在玄武湖景区的南京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两名志愿者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游客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是景区员工,因为假期游客增加,放弃休息时间来到志愿服务站。
游客咨询过的问题,志愿者都记在志愿服务工作台账上。记者看到,上面的问题五花八门,比如“手机在哪里能充电”“观光小火车在哪里坐”“哪里有导览图”等,每天能记到上百条。这本账,不仅是一天工作的统计。“我们根据游客需求,可以做出相应服务调整。”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工作人员赵静雅告诉记者,景区不仅根据游客需求增添指示牌等硬件设施,还推出智慧导览系统,系统会根据志愿服务工作台账记录的问题不断更新。
记者 杨民仆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