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好多水果很难卖出高价,不少品种售价甚至‘腰斩’。”记者近日走访调研时,听到不少果农感叹:之前销售“火爆”的水果今年价格一跌再跌。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红”水果往往经历从“爆火”“量产”到很快“过气”的阶段。这种现象缘何产生?“网红”水果种植,又该如何为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记者进行了调查。
供过于求,
曾经的“网红”售价大跌
“草莓价格真的不行了,前几年能卖到四五十元一斤,眼下普遍十几元一斤。”在南京市建邺区一家水果店,店员告诉记者,红颜、宁玉等多个品种的草莓价格都出现下跌。
“今年优质柑橘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但是价格卖不上去。”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袁卫明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了解到,出现价格“跳水”的水果不止草莓、优质柑橘。七八年前突尼斯软籽石榴刚“走红”时,曾经卖到100元一斤,但去年10月上市季售价一度跌到七八元一斤;在阳光玫瑰引入市场之前,葡萄种植业内曾流传着“五亩阳光玫瑰换大奔”的致富神话,一开始售价高达500元一斤,但去年11月记者在南京油坊桥、众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地看到,其每斤价格已跌到个位数。
这些“网红”水果价格大幅下跌,究竟是什么原因?
业内专家分析,水果产业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明显。一个新的水果品种出现时,会以其新鲜、稀缺、优质等特点赢得消费者青睐,从而形成较高价格。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市场供给增加,消费者需求趋于饱和,或者出现其他更好替代品种,这些水果的价格就会下降,利润逐渐趋向平均化。
省葡萄协会会长陆爱华告诉记者,“网红”水果售价下跌,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即存在市场问题、品质管理不善以及管理混乱。比如阳光玫瑰,2016年在市场上开始火爆,之后种植面积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导致种植面积过大、供大于求,价格随之下跌。“2012—2013年全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现在超过120万亩!种植规模迅速扩张,给销售带来巨大压力。”陆爱华说。近几年,全国每年新增10多万亩阳光玫瑰,草莓种植面积也从2011年的78.1千公顷上涨至2021年的139.97千公顷。
秋月梨是近两年“爆红”的水果品种之一,但其走红后假冒问题频现,很多丰水梨假冒秋月梨提早半个月上市,在价格和口碑上对秋月梨销售造成影响。一家水果店店员透露,丰水梨、秋月梨外形高度相似,一般消费者很难分别,“秋月梨的种植成本、进货成本远高于丰水梨,有些商家就用丰水梨冒充,甚至很多地摊上也在卖‘秋月梨’,整个市场价格都乱了!”
袁卫明认为,“网红”水果价格出现“跳水”,与供应链和品牌建设存在缺陷密不可分。“部分种植户只重视产量、忽视品质,导致一些‘网红’水果的口感和品质难以维持。此外,产业规模扩张过快以及网络舆论的干扰,也使得‘网红’水果产销环节面临不小挑战。”
保护“品种权”,
向品质要收益
产量上涨、价格回落,让更多消费者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品尝到喜欢的水果,有些人认为这是市场走向理性的表现。事实却不尽然。实现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果农、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才有着积极影响。
得知阳光玫瑰价格下跌时,消费者王佳非常高兴,但没过多久,她就因其口感不如从前而感到失望。“以前阳光玫瑰是真的好吃,果肉清甜多汁,还有玫瑰香,果皮也很薄。现在我买到的阳光玫瑰,很多吃起来口感酸涩,有些果肉竟然是空心的。”她期待,这些“网红”水果能保证品质,同时价格略有下跌。
阳光玫瑰种植户陈磊告诉记者,阳光玫瑰葡萄有两大特征,一是果粒大,二是有香味,但部分种植户片面追求产量和利润,忽视了品质和技术,即使他们采用一些手段把阳光玫瑰的果粒种得大,但香味出不来。阳光玫瑰整体的品质被搞砸了,质量走下坡路,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由此造成恶性循环。
如何让“网红”水果摆脱“红”不持久的“魔咒”,在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选择?专家也提出新思路。
“这并不是一种‘魔咒’,而是正常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也带来产业升级的契机。”陆爱华认为,水果产业有前景、有挑战性,品质是决定其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想让“网红”水果长“红”,水果产业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杜绝假冒伪劣、催熟抢市等不良行为,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其中注重品质的维护至关重要。
水果品种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了正宗水果的形象和声誉。有专家建议,水果产业要加强质量监测,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对水果的含水量、甜度、化渣度、微量元素成分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安全和优质。近年来,京东超市派出专业买手团队和质量检测专家驻扎莱阳,对莱阳秋月梨的市场行情、价格体系进行深入摸底,选择梨果品质最好的梨园采购,在产地源头直接向全国发货。
袁卫明认为,水果的优良品质往往与产地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优势产区甚至比优势品种更重要。“苏州东、西山的枇杷价格一直比较坚挺,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地方不适合种枇杷,而东、西山枇杷小众、稀缺,品质也比较稳定,能获得好的种植效益。”他举例道。
省葡萄协会前任会长徐卫东建议,通过品种授权的方式,防止过度种植和市场供应过剩。据他透露,他们正在寻找优质葡萄新品种,如果申请到国家品种权,就可以授权给一方销售;授权方根据市场调研,确定这个葡萄品种在什么时期上市,多少量、什么价格比较合适,大概一年能收多少,把这些信息汇总后交给种植授权方,然后再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种植地,从而实现以销定产、产销对接。因为是授权品种,未经授权的则不能销售,同样,种植也不是无序的,像过去那样随便搞几个芽、架起几棵苗也是违法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品种的质量、栽培技术的统一,销售方维护品牌、打开市场,授权方提供技术保障,种植户也能安下心来。
徐卫东告诉记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出瑞香红苹果之后,将这个品种授权给陕西一家企业,这种授权种植模式直接带来瑞香红供不应求、产销两旺,其价格卖到普通苹果的两到三倍。此外,佳沛猕猴桃、美国怡颗莓也都采取这种授权种植模式,相关各方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突出特色化差异化,
助力水果业增收
水果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决定其市场空间、利润空间的重要因素,也是消费个性化、高端化的体现。在袁卫明看来,特色、优质、差异化才是水果业增收之道。
丰县大沙河镇宗集村几乎家家种苹果,人均果园面积一亩半,经济主要来源是果品销售。大沙河红富士在上世纪80年代就很有名,后来一度成为大卡车上售卖的两三元一斤的“统货”。宗集村党支部书记孟祥书认为,果园种出优质果品、抢占市场份额,村民才能致富,“老富士不好吃了,到了品种更新换代的时候,烟富10品种口感好,有些种这种特色品种的果农已经尝到甜头。”近年来,丰县与科研院所和专家合作,引进烟富10、瑞香红、瑞雪等新品种,提高了果实的口感、色泽和风味。
“我种了3亩烟富10,每亩产值约1.8万元。成本都是1亩地2000元左右,烟富10卖4元一斤,老富士才卖2元一斤。”宗集村果农刘慧说,果园种植新品种烟富10后,自家每年多了3万元左右收入。
除了创新开发、品种改良,一些地区果农还独辟蹊径推动果旅融合,打响自主品牌。
张家港市锦丰镇枇杷种植户花小荣告诉记者,原来自家纯靠种枇杷卖果子,收入不太稳定,现在将露天种的400亩枇杷树转做景观树,米径20厘米以上最贵的卖3000多元。
洞庭红承载了许多老苏州人的记忆,记者日前在东、西山岛了解到,当地农户现在很少采摘售卖洞庭红,而是选择将水果保留在树上、打造景观带。“以前洞庭红桔是吃的,现在更多是看的,成为修复生态环境和美化自然景观的重要资源。”袁卫明说。东山镇原副镇长杨忠星说,东西山环太湖公路景观带设立红橘观光带、5个红橘保护区共种植2000多棵红橘树,通过打造景观带,让洞庭红“破圈”“出圈”。
果旅融合,则成为大沙河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卖几箱苹果、几箱梨,果农想致富太难了。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果旅融合,用果品元素致富,让更多游客到大沙河采摘、认养果树,游完果园、村庄最好再住一晚,从而提升果品附加值。”宗集村第一书记张泳江说,在宗集村瑞园苹果示范园,“有我一棵苹果树”认养活动把果园从田间搬上“云端”,吸引网友认养瑞香红、瑞雪苹果树,手机一点,就可以实时观看果园果树管护,苹果树每棵产量约80斤,3棵一组,苹果成熟后可以自摘或邮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各地纷纷举办“鲜桃争霸赛”“葡萄文化节”“葡萄酒庄游”等活动,让消费者更直观深入地了解水果品牌,助力果旅融合,让水果更好地“走出去”。
完善水果产业链、开展各类深加工项目,同样成为破局良策。记者了解到,丰县重点引进果汁、果醋、果酒、果干、果脯、果品罐头等林果产品深加工项目,打造一批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代表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拓展了果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进一步提高丰县苹果知名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