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仲崇山 安莹 王甜
12月中旬,江苏迎来大幅降温,很多人选择在家中躲避寒潮,但医疗急救系统的工作人员却选择逆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12月19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寒潮下的医院急救中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江苏各地的医疗系统纷纷做好防寒措施,为就医的患者送去“最暖”守护。
事故增多,
急救中心启动应急预案
近期,江苏各地的急救中心基本满负荷运转。记者了解到,12月15日23时至16日14时30分,南京市急救中心接到因雨雪冰冻恶劣天气引起的交通事故、摔伤患者104人,12月18日8时到19日12时,南京市急救中心共出救872次,其中交通事故、摔伤患者145人,较平时明显增加。
“别着急,已为您安排救护车。不要勉强站起来,不要活动受伤的部位!” 18日早上,大雪伊始,南京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就陆续接到因道路积雪、结冰而摔伤的市民来电,调度员有针对性地指导呼救者在救护车到达前展开自救。
急救室里,气氛同样紧张。19日早晨,南京市鼓楼区一名74岁老人外出买菜途中不慎摔伤,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急需救治。到现场后,急救人员立刻对老人进行一系列检查,并进行急救处置,之后将其送至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受雪情影响,交通事故、摔伤急救呼救量明显增多,且道路通行条件较差。为避免降雪对院前急救工作造成影响,南京市急救中心针对救护车在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的安全驾驶发出通知。中心主任高飞告诉记者:“针对近日恶劣天气,我们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雨雪冰冻天气日常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相关医疗工作安排,包括做好急救人员、车辆、设备、药品等方面的准备,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医疗急救措施。”
彻夜坚守,
保障医院设施平稳运行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记者看到,急诊室、门诊大厅前等一些重点防滑区都放置了草垫,室内各个出入口也铺设了地毯。从18日清晨起,江苏省人民医院各部门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全力保障患者平安就医。18日晚上,他们更是彻夜坚守,19日凌晨4点进行大面积扫雪及撒盐防冻,将全院主要交通要道的积雪全部清理。风雪来临之际,维修保障工作人员对所有供配电设备、配电间进行巡查,对室外管道进行防冻保护,测试空调制热模式及供暖效果,确保病房温暖舒适。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了预防冰冻天气下水管爆裂,开展巡视后用保温材料包裹所有外露水管,为寒流到来做好准备,并对供暖设备设施进行排查维护,确保暖气正常供应。
这两天,徐州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摄氏度,为做好低温极端天气下的医院保障工作,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管院领导牵头,深入配电室、中央空调机房、供汽机房等后勤保障部门督查设备运行及安全状况。电工班及时系统排查院内电力设备及线路,避免恶劣天气条件下大规模使用取暖设备造成用电负荷陡升,导致设备跳闸等突发事故。中央空调、供汽及维修班组密切关注供汽压力是否正常,及时消除隐患。
患者增加,
预计还有一波就诊高峰
寒潮下的急诊室,围在分诊台前的病人和家属像潮水一样。19日下午,记者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看到,陆续有摔倒或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前来就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每天接诊的心血管病患者超1000人。
“降温后,冠心病、心梗等病人明显增多。”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高,寒冷天气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最近气温骤降,专家提醒市民要注意防寒,一旦心脏有任何的不适,要及时到大医院就诊。
在江苏省中医院,记者看到在急诊留观的患者多为老人。一名75岁的老伯被120急救车送来医院。家属告诉记者,老伯患有高血压,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但当天在家突然出现头晕症状。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近期江苏各医院门急诊的患者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尚未因寒潮的到来而出现急诊大幅增长的现象。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寒潮带来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预计下周医院急诊会陆续迎来一小波就诊高峰。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何飞提醒说,未来几天仍是摔伤高发时段,务必注意预防。市民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前做好防护,穿防滑、纹路深的鞋出门,同时多观察路面情况,避免在结冰路面行走。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