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悦 刘春
酸菜鱼、肉末茄子、回锅肉、肉圆青菜……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古雄街道瑞芝餐厅,挂着这样诱人的菜单。每天,这里有30多位老人就餐。
民以食为天。2023年,江苏养老服务领域共承担6项省政府民生实事,其中,“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紧扣居家养老“吃饭难”,提供家门口的“暖心饭”。截至8月底,全省各地社区助餐点已完成改造提升423个,投入运营360个。广大老年人对这项民生实事的感受如何,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跟进调整?
【一线探访】
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
记者采访当天,正遇上下雨,很多老人改就餐为送餐,古雄街道示范性助餐点后厨立刻忙碌起来,分菜、装盒、打包、配送,要赶在饭点前将饭菜送到老人家中。
也有冒雨前来就餐的老人。70岁的马仁胜说,这里很温馨,有家的感觉。餐厅从老人安全角度出发进行了装修,定制了适老化桌椅和餐具,用餐环境安全舒适。
助餐点面积有260平方米,设有制餐区、打包区、打餐区、就餐区,配备清洁、烹饪、消毒等厨房设备及智能洗碗机、收银机等设备。根据季节时令变化,供应当下流行菜肴,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我们定期推出古雄特色菜,得到很多老人的好评。”古雄街道民生保障部部长佘杰山介绍,为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南京市、区、街、社四级联动,为助餐点运营免费提供场地,给予建设补贴及运营补助等政策支持。雨花台区还以居家上门和站点服务为引流方式,推广老年助餐服务,收集更新老年人个性化助餐需求,按需提供贴心服务。
目前,该助餐点提供中餐和晚餐,由瑞芝康健老年产业集团营养师按老年人营养需求,制定科学营养的菜谱。同时,针对不同身体状态的老人,提供低盐餐、糖尿病餐等。另外,餐厅每周更新1—2种特色菜品,如卤牛肉、酸菜鱼、锅包肉等,满足不同老人需求。
助餐点好不好,关键在运营。承接古雄街道助餐点的是一家专业养老服务组织——瑞芝康健养老,助餐点负责人顾翔说,街道采取“社区+社会组织+市场化运作+个性化定制”的运营模式,推进助餐点常态化运作。
【部门作为】
让老人“吃好饭”,必须有章可循
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并不是新鲜事物,很多地区已开展了十多年,但如何在新形势下,更聚人气、更好服务、更长久运营助餐点,仍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今年民生实事再推500个助餐点改造提升的发力点。
省民政厅养老处处长林莉介绍,根据助餐点建设特点,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养老服务项目推进方案的通知》,明确主要任务、相关标准、时序进度和工作要求,科学量化民生实事指标,压实工作责任。
民生实事必须保障兜底人群优先享受实事项目带来的实惠。因此,助餐点服务也明确要求,优先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高龄、失能半失能、残疾老年人等有意愿的重点对象纳入服务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适度扩大保障对象范围。在惠老助餐方面,南京打造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力促助餐服务品质化发展。无锡开展“锡心香伴”惠老助餐攻坚行动,实现全市助餐点全覆盖。南通建立助餐服务质量第三方考核制度,定期评估服务质量。
让老人们“吃好饭”这件事儿,必须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为此,省民政厅还制定了《社区助餐点基本要求》,明确建设资质条件、场所设施、运营管理、服务功能等。在制度上,确保老年群体补贴到位,对特困、低保等特殊家庭老年人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各级民政部门正将助餐点落实情况作为养老服务领域重点督查事项,实行按月调度统计,按月盘点分析。按照部署,11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做好验收认定和资料归档,并完成“金民工程”养老服务系统数据入库。
【百姓呼声】
期盼运营更专业,助餐吃出“幸福味”
“做好两餐饭,赢得老人的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顾翔表示,他们正在筹划整合餐饮资源,与周边物业开展合作,将老年人助餐服务融入小区物业大服务中,扩大品牌效应,提升老年人助餐的档次。
盐城市亭湖区民政局副局长徐林法介绍:“养老助餐点首先解决有没有,然后再解决优不优。”今年以来,亭湖区7个主城区街道有20个助餐点投入运营,助餐服务从有到好,受到老人肯定。未来,还要摸索助餐文化,让“一餐饭”成为传递为老服务民生温度的传感器,成为社区助老服务的放大器,把更多老人从餐桌引导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最大化发挥养老设施的效应。
亭湖区为所有助餐点都冠以温馨的品牌——“长者幸福食堂”,不仅供老人就餐,也向社区居民敞开大门。
记者看到,在文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幸福食堂”,老人们打好饭菜围坐一桌,边吃饭边聊家常,每天一起“聚餐”,感觉居家养老生活有滋有味。
“这里饭菜样式多、味道好、干净卫生,价格也不贵。我们老两口常常为吃饭犯难,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营养跟不上,还是这里方便。有荤有素一顿饭6元—10元,60岁以上老年人还能享受优惠价格。”许美云老人告诉记者,不想来点上吃,这里花2元送餐费,还提供送餐服务。
“老人餐10元两荤两素,十分丰富。家属来吃,15元一餐,也很实惠。”陈浩云爷爷和老伴儿这几个月都带着孙子在助餐点吃,自家不做饭,省了好多事。
徐林法期盼,助餐点的服务更专业,“需要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目前场地是街道提供,装修由亭湖区政府支持,解决了‘大头’支出。由于餐饮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个助餐点一天服务200人,至少需要1个厨师加2名服务员,运营成本不低。为此,盐城市又出台补贴政策,每年按照服务人次等考核,给予最高20万元的运营补贴,今后要大力发展中央厨房,补贴送餐费用,让助餐服务在‘15分钟服务圈’内辐射更多老人。”
“小食堂”如何托起民生“大福祉”?文峰街道助餐点负责人孙亚平表示,要想助餐点人气更旺,期待相关部门在刚开始时“扶上马、送一程”,提高运营者的积极性,让补贴及时到位,促进健康运转,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