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五省通衢”,今朝淮海中心。
2022年,徐州以建设高能级城市为战略牵引,把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着力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双向开放高地,努力把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让这座城市宜居更宜业。
聚力中心城市建设
大龙湖北岸,一栋栋现代化的商务楼宇拔地而起,沿昆仑大道一字排开,在城市东部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它是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核心支撑工程和重大功能平台。目前,金融服务中心的商业中心已经开业运营,金融总部办公区主体封顶,成功招引东吴证券、中关村领创金融等50余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区域总部签约入驻。
在金融服务中心以东,总投资35亿元的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未来将成为全国第四、江苏第一的国际性会展中心。目前,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东展厅已投产运营,成功举办中国(徐州)国际工程机械交易会等专题展会。
区域性金融中心、博览中心等现代服务业,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必备产业。今日徐州,类似的重大项目越来越多,成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
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徐州发展的重大优势和使命。
从区域经济中心地位来看,徐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淮海经济区首位;依托交通枢纽优势,集聚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各类生产要素,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商贸辐射半径超150公里,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30%;科教卫生方面,拥有14所高校,卫生资源总量位居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城市首位,2022年新改扩建完成投入使用中小学、幼儿园85所,新增学位8万个;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集聚金融要素,区域金融中心蓄势待发……
以建设高能级城市为引领,徐州正不断巩固枢纽优势,打造汇聚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龙头作用,引领淮海经济区加速崛起。
发挥交通枢纽优势
1月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举行2023年城建重点工程集中开工动员暨外环公路西南环开工活动。
此次开工建设的外环公路西南环段项目,起于206国道与206国道徐州改线段交叉处,向西跨越京沪铁路,与徐宿快速通道交叉,在罗岗互通西侧上跨连霍高速公路,沿闸河东侧向北,与徐淮快速通道相交,止于现状疏港公路与311国道交叉处,全长21.87公里。此前,外环公路东南环已于去年6月建成通车,这标志着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式迈入了“五环时代”。
干线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内河航道、民航机场……近年来,徐州交通建设全面发力,综合性立体化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徐州轨道交通进入“三线换乘、多线共建”的新阶段;“米”字形高铁枢纽开通6个方向;三环高架快速路主线成环,徐沛快速通道全线通车,徐淮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开通7条城际毗邻公交线路;观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徐州“江苏号”中欧班列首开中越线路,淮海国际陆港东西南北“四向通道”体系全面打通……持续掀起的交通工程建设热潮,为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了强劲支撑。
打造美丽幸福城市
围绕“美丽徐州”“幸福徐州”目标,徐州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总体布局,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和人文气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让美丽徐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城市有序生长,“更新”是必由之路。新生里是徐州主城区最大的棚户区,去年,云龙区新生里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居住在新生里的2408户市民多年的安居梦即将变为现实。
那边开展城市更新,这边改造老旧小区。在泉山区,房龄45年的煤建西路8号院小区通过清理杂物、拆除违建,把公共空间让出来,大大缓解了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同时开展绿化整治,新建了休闲凉亭,让居民能在此歇歇脚、聊聊天、谈谈心。
城市建设是民生工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民生福祉、抓城市转型。
去年7月底的一场大雨,铜山区多处路口出现积水情况,附近群众出行颇为不便。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铜山区拿出7000多万元,对区域内17处积水点进行改造,铺设排水管网,新建收水井、雨水排涝站、截水沟,解决铜山城区积水问题。
小小积水点治理,背后映照的是民生大情怀。2022年,徐州市制定详细的《徐州市区积水点治理实施方案》,把全市175个积水点列入治理工程,目标到2024年底基本完成市区积水点治理。多个积水点积极落实“一点一策”,针对不同问题给出“良方”,补齐藏在城市地下“看不见的短板”,打好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攻坚战。
在城市更新、快速发展过程中,徐州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留下了丰富“家底”。除去年已开放的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中的文庙街区外,徐州市还开展了历史文脉传承城建重点工程,包括云东文化商业街提升工程、户部山古建筑群提升工程、徐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
全力以赴打造高能级城市。今日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功能品质、集聚辐射力正全面提升,必将带动淮海经济区形成活力迸发的协同发展新局面。
记者 范海杰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