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9日徐州讯 春节逐渐临近,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保利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仍在忙碌着:打磨、调色、上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越是节日,我们越忙,客商们都急着要货。”1月2日上午,与我们打过招呼后,刘保利又与客商聊了起来,“做古筝,我们不仅掌握核心配件,而且98%以上的配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进去一根木出来就是一把筝。”客商们边听边看边问,对古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今年58岁的刘保利在房村镇小有名气,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聪明有想法,把村民从扛起锄头种地变成了放下锄头做古筝及其配件。1995年,不甘在家种地的他出门打工第一站是扬州美术工艺厂,“最初在厂里做雕刻,后来看人做古筝拨片,就跟着学,技术不难,但是个手艺活儿,讲究精细。”而这也是第一个客户选中刘保利的最根本原因,“那是扬州的一位音乐老师,当时厂里有专门做拨片的师傅,但人家却相中了半路学徒的我,交货的时候,人家挺满意,还顺便给了一个大订单。”带着这个“大单”,刘保利辞了工,回家单干。既然干了,光靠一个订单怎么行。干活之余,刘保利第一次参加了上海国际乐器展。那次上海之旅,让刘保利大开眼界:“别看这小小的拨片,之前都是大厂在做,价格高得惊人。而这东西是易耗品,销路不愁,即使是在那样高大上的展会上,我自己做的拨片工艺不差,价格也有优势,抢手得狠。”背着一书包拨片参展的刘保利,最后背回了半书包钱。从展会回来,刘保利理清了发展的思路,市场这么大,自己单干根本干不过来,回乡开厂招工人,扩大生产规模。村民们跟着刘保利学,先后建起了几个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并不断摸索、改良砂磨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乐器配件利润空间已大幅缩减,将拨片制作技艺带到村里的刘保利又转型生产古筝。2015年他再次下扬州学做古筝,半年后他学有所成,为把古筝做得更好,他还请来了一位师傅。师傅好请面板难找,因为古筝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外地购买的面板价格较高。一次他在独自溜达时,发现自家周边就有泡桐树,他突发奇想,何不用此试试,一试效果出奇得好。经鉴定,新庄村靠近黄河故道,这种土质种植的泡桐木密度小,材质较松软,有着良好的共振性,导音性非常好,是古筝共振发音面板的优选木料。于是他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采用传统的自然阴干处理方法,让木材充分干燥,使之具有良好的共振性和长久的稳定性。制作上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外观精细美观,音色统一圆润,音质纯正,不仅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推广,在2021年被列入铜山区非物质遗产项目。
正在车间内忙碌着为古筝打磨的王爱华是本村人,家中两个孩子都在本村上学。“自从来到这工作,每月都能挣到3000多元,不仅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压力,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更主要是在这工作非常舒心。”她告诉记者,工厂离家很近,农忙时候还可以请假回家做农活,既能挣钱,又能顾家。
“制作古筝是个细致的工作,一架古筝从开始到完工要经过近百道工序,传统的古筝制作需要三年时间。”刘保利说。经过一系列优化改进,现在他将流程精减到2个月左右,工人在工厂经过打磨、雕刻、上弦等流程后,一架架制作精美的古筝就能走向市场。目前已经与国内各大、中城市、院校和文艺团体200多家建立了业务关系,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顾客好评。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乐器,刘保利又把古筝搬进了校园。他免费为房村、尚王、郝湾、新庄等4所小学赠送了30把古筝,并自费请来古筝教师定期为学生们上课,让他们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在学校建立了研学基地,展示古筝的形成、发展及制作过程,成为学生了解古筝文化的一个新窗口。“为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古筝,爱上古筝,今年,我不仅要让房村镇的学校都有免费的古筝使用,还要让周边乡镇的学校也用上古筝。”刘保利信心满满地表示。(刘士伟 王兆廷)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