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彦)今年是南京被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昨天,“千年文都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展览以1984版、1992版、2002版及2010版四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变化、深化、发展为基本逻辑线,以四十年来重要地下考古发掘成果的获得为故事线,向观众讲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故事,以此来展现南京的古都格局、古都风貌和古都地位。
作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有50万年人类史、约2500年建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占据着独特的重要地位。1984年,南京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发挥南京山、水、城、林交融一体及气度恢宏的特色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环境风貌、城市布局、建筑风格和文物古迹4个方面,划出若干片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重点保护区,开创我国名城系统保护之先河。
1982年6月,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久,为了更好地摸清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家底”,南京成立了文物古迹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普查队伍。数十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发现和研究,人们对南京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入、更为多元的认识。此次展览中展示了重要文物200余件,特别是近40年来最新考古挖掘出的文物,是这些文物精品难得的一次集中亮相。
这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的吴—西晋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这两件都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可谓“国宝中的国宝”。此外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人面像,是迄今为止南京发现的最早的人面塑像;东晋时期的玻璃碗,极具异域风情,是当时中外交流的实物见证;六朝瓦当,将千余年前古人的脸庞,生动展现在今人面前……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岳涌说:“本次展览不仅是文物展,还有一些地面文物的保护,包括小西湖、颐和路的历史街区,包括一些古树名木,地名街巷的布局,河流的走向,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观展后,对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关注。”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承办,持续到2023年3月。此外,南京市博物馆还将推出公众参与的“文物C位大PK”“我与南京影像征集”“汉服走秀”等一系列活动。11月19日、20日,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市民可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预约通—参观预约”进行预约。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