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江苏 > 正文

大旱之年,南京这样夺取粮食丰收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16 16:00:0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在溧水区和凤镇,2000多亩的稻浪正迎风起伏。近日,农业专家在这里测出南粳46亩均705公斤的产量数据,这让溧水区金达谷物种植家庭农场主沈金水心里更踏实了,“今年大旱,不仅产量没减,还是最近十年产量较高的一年!”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这份丰收的喜悦不只是沈金水一个人的。根据农情调度,截至11月15日,全市140多万亩秋粮收获即将收尾,全年粮食丰收增产已成定局,预计可超额完成203.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的省定目标任务,总产有望超过20亿斤,为大国粮仓作出南京贡献。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今夏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南京遭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对粮食产量造成威胁。为此,南京市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决心,以多方扛起粮食安全重任的同心,以科技夯实粮食增产的信心,全力抗灾,夺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胜利。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拼出来一个丰收年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近日,六合区竹镇镇光华村迎来了来之不易的丰收。“全村水稻种植面积1.4万亩,其中除了受灾减产的900多亩,其余水稻亩产与往年持平,可以说,旱情对全村总产的影响很小。”村支书徐松山说。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作为南京地产最大的“米袋子”,六合区是水稻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光华村位于六合北部,多为丘陵山区,水源少、地势高,是全市粮食受旱最严重的地方之一。3个多月,徐松山一直奔忙在抗旱一线,一颗心就没有松过弦,“几乎没有一场有效降雨,这如果是在传统农业时代,就要面临大减产甚至绝收。”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南京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农业抗旱和秋熟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应对高温旱情,切实做好农作物生产管理,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会办解决问题。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举办水稻高温应急响应技术现场交流会和全市高温气象条件下水稻田管措施培训会,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专家做授课指导,提升农户防灾减灾减损能力。第一时间向抗旱一线派出农技推广人员,旱情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干部都下沉到抗旱一线。能调度的全力调度:引江水、提湖水、调库水;打井抽水、应急送水、人工增雨。千方百计找到水,精打细算用好水,确保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旱情持续,河干了,水库也干了。当地政府与旱情展开拉锯战,一级一级调度。光华村把50公里开外的长江水通过五级提水调到村里,带来稻田解渴的关键水源。为了助力各区开展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南京市下达2022年农业抗旱工作市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各区集中人力、经费以保障粮食生产,仅和凤镇便投入经费达300万元。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这不是算经济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以赴稳住粮食产量。”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回答。齐心之下,南京市克服60年不遇的大旱,迎来金色丰收。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硬”设施与“软”服务全跟上,筑牢旱涝保收基础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解决了“有水引”,还要解决“能灌溉”,高标准农田就是核心。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的优势格外凸显,其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田地。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只要有水,我们就能灌得了。”沈金水的粮食基地的水管布局在地面下,阀门一开,水流就会顺着水管灌溉到各个角落,精准、高效、节水,不受丘陵地形限制。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里修建的斗渠、农渠和毛渠与大中型水利工程衔接,成为蔓延在广袤田野上的毛细血管网,为丰收输送“生命之源”,为粮食旱涝保收打下良好基础。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近年来,南京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田抗灾能力。今年,南京市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多亩,累计达142万亩,这是南京市140多万亩秋粮丰收的“硬”基础和“厚”底气。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除此以外,干旱前后,田间管理也有了新要求,“软”服务是作物生长的重要保障。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这个夏天过去后,溧水区作物栽培指导站站长查贵生比以往黑了好多。“以前周末能休息,旱情期间不敢放松,得往各个基地跑。”他告诉记者,一方面,受高温热害影响,孕穗期氮肥要少量增加,要讲究科学施肥方法,降低高温旱情对水稻的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持续的高温也给粳稻生长带来了优良的温光条件。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南京市稻米产业主打的水稻品种以粳稻为主,占据全市秋粮一半以上。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农情调度,今夏粳稻灌溉整体得到保障,粳稻单产不减反增。沈金水的基地是南京稻米区域公用品牌“金陵味稻”的订单种植基地,对稻米品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他的基地内种的是南粳46,种植后期天气好,有利于粳稻的持续灌浆,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好处。“只要后面的肥水跟上,高温也能转化成水稻生长的有利因素。”查贵生说。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良种良法相配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亩均770公斤!又是高产丰收年!”近日,在江宁区湖熟街道倪清家庭农场,南京农业大学组织相关专家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进行实产验收,水稻新品种“宁香粳9号”通过超级稻第二年验收,测产结果明显高于同一地区其他品种产量。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这个好消息并不令人意外,在不少种田大户眼中,“宁香粳9号”是好吃又好种的新代表。这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课题组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特点。目前,全市水稻优良食味品种种植占比达60%,为丰收丰产筑牢了良种基础。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好品种还需要好技术“加持”。“秧好一半谷”,育好秧是种好水稻的重要前提。今年,种植面积8832亩的和凤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试验推广水稻秸秆基质块育秧新材料,不仅把秸秆变废为宝,还能提高活棵率,起到壮苗、增产的效果。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示范片区还打造了先进适用技术模式的“展示车间”,推广应用水稻专用缓释配方肥、侧深施肥技术、水稻生物降解膜覆盖栽插技术等,实现水稻平均单产水平高于周边平均水平5%以上,节本增效5%以上。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大旱之下,南京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扛稳粮食生产的使命担当,绘就一幅南京美好“丰景”。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丽华hdF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服务网站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