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商场休闲购物。 本报记者 刘冰 摄
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 本报记者 白雪 摄
观音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运行。
历史磅礴奔腾,时代鼓点铮铮。
十年间,徐州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禀赋、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深化与中心区城市产业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能级,切实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
十年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高速便捷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自然生态,让徐州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同时也让这座城市的奋斗者们不断坚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信心和勇气。
中心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徐州地处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四省交界处,在横跨四省的淮海经济区十座城市中,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领头羊”。2021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占淮海经济区十市总量的比重达到21.1%、较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是次位临沂的1.49倍、提高0.09倍,中心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区域首位,增速保持区域领先。
回望成立的36个春秋里,淮海经济区完成了从传统自发联合协作的区域合作组织到明确定位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域的沧桑嬗变。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中提出建设淮海经济区,并明确将淮海经济区作为重要引领带动板块。
今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简称《计划报告》)中,2022年主要任务明确提出“推进淮海合作区协同发展”。这是国家《计划报告》首次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为了打造协同发展最强音,徐州积极建立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2018年12月,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成功召开,淮北、菏泽、济宁等10市党政主要领导齐聚彭城,共商区域协同发展大计。
去年12月,第四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宁市举办,四省十市共同签署了六大合作协议,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谋划新路径。
《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共同体框架协议》《淮海经济区应急救援区域协同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治共享协议》……制定新机制,协同新路径,这些新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广泛,举措务实,为赢得新发展联动聚力。
这只是淮海经济区城市间合作的一个缩影。
2021年,徐州开通7条城际毗邻公交线路、淮海经济区10市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环微山湖9个县域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江淮生态大走廊、沂沭泗生态走廊等生态环境联动公报逐步推进、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萧县泉山工业园、淮北市段园(徐州)产业园区等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陆续成立。
产业发展互进,聚焦区域联系最紧密的产业链条、优势最突出的企业项目,基础最扎实的共建园区,实现共同发展。
交通互联互通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基础。2018年6月,徐州观音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运行,标志着机场正式迈入“双航站楼”时代,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打造淮海经济区航空客货运枢纽航空港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4月21日,郁州海运“友顺集68”轮满载着32个集装箱抵达邳州东方港,标志着“连云港一邳州”内河航线首航。随着该航线的开通运行,连云港港内河航线通达徐州、蚌埠、宿迁、泗阳、海安、步风、阜宁、济宁、淮安、邳州等10个内河港、辐射范围扩大至苏鲁豫皖等省。
2021年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徐州与淮北结对帮扶。其中特别提到,将积极推动徐州地铁S4号线与淮北连通。徐州地铁S4号线是徐州地铁1号线延长线。东起徐州地铁1号线西端的路窝站,向西经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至宿州市萧县火车站,一旦建成,徐州S4号线将成为国内又一条跨省城市轨道交通,连接两省三市。未来,淮海经济区交通运输一体化更加值得期待。
嬗变定位后的淮海经济区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晨起绕着大龙湖锻炼,微风拂过湖面,绿树成荫,秀丽的湖景伴着晨曦在眼前缓缓铺开;开车通勤,行驶在南三环快速路上,“O”形闭环三环路,在车轮下延伸;背包远行,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徐兰高速铁路、徐连高速铁路、徐盐高速铁路在徐州交会,四通八达辐射万里。置身城市间,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市民们在苏宁广场结伴购物,在户部山月光市集享受美食,在云龙湖边悠闲散步……
这十年来,徐州城市新地标不断涌现,城市集聚力、承载力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取得较大变化,民生民计方面得到较大改善,为徐州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如何准确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国家战略,各地都在探索,徐州亦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徐州来说,既是民生之需,更是发展之迫。
城市转型是一个多维度共同影响过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基础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和承载力不断提升等维度。2021年,徐州城镇化率达66.2%,较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253.0平方公里扩大为2021年的289.64平方公里,增长14.5%。全市自来水供应量达4.31亿立方米,是2012年的2倍;煤气液化气普及率达100%,较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徐州这十年发展变化太大了,城市更加整洁,道路宽敞,路边高楼也多了起来。”今年53岁的市民王先生见证了家乡的十年变化。
城市更新也在有序推进。在桃园街道西村社区,一栋栋红黄相间的小楼显得格外亮眼,沥青路面平整干净,原本四处乱拉的飞线也不见踪影,公共空间的停车位上,车辆停得整整齐齐,新安装的监控设备覆盖了全社区,居民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大幅提升。
2020年到2021年,徐州市实际完成39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涉及建筑面积955万平方米、房屋3144栋、累计完成投资约18.2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2021年徐州实施棚户区改造1400万平方米,获批住建部城市体验样本城市。徐州市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全力推动民生改善项目落地落实,实现旧貌换新颜,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2年,全市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25个,涉及建筑面积248.94万平方米,797栋房屋预计投资8.2亿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工23个。2020年到2022年9月,共计完工41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2年底将完成改造项目518个。
交通是为经济输血的血管,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城市的主动脉、打通城市的中梗阻、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为了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化,徐州“二环十一射二联”城市立体交通快速路网建设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以轨道交通工程而言,早在2020年徐州地铁APP注册用户180万人,实现长三角8个城市互联互通,刷码乘车惠民185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市轨道交通1、2、3号线先后建成通车。
按照《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徐州将加快东部绕越高速公路、徐丰路、大学路快速化改造、邳州作业区搬迁、金山桥作业区公用码头一期、徐州观音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徐菏高铁、徐枣城际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枢纽。开展台睢高速公路、外环公路北环段、344省道(外环公路以东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外环公路西南环、顺堤河作业区二期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体系。
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县域板块潜力无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域板块是基础、是难点,也是活力源泉。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徐州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激发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打造特色鲜明、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2021年,全市县域地区(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029.8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9.6%,占比较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0.5%、53.9%、53.9%和41.3%。
2021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17家,国家级2家、省级15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经济开发区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亿元、进出口总额83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各项指标均占到全市总量的近80%,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7月20日,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发布。徐州邳州市、沛县上榜2022全国百强县。同年公布的赛迪长三角百强县榜单,从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四大维度构建了一份百强县榜单,徐州五县、市均上榜。
2021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县域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鼓励各县(市)因地制宜打造2—3个特色主导产业,年内力争县域经济比重超过50%。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县域板块崛起,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返乡创业。
“自己日子宽裕了,但每次回乡心里总不是滋味,家乡的落后成了我的心结。我决定回乡创业,拉乡亲们一把。”欧阳腾飞说。在沛县鹿楼镇黄金果农场,从南京返回徐州的欧阳腾飞种植维纳斯黄金果,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2020年,农场的9万公斤果子,全部销售一空。从2020年的头胎果,到2021年的年产50万公斤,再到今年预产75万公斤,盈利可达500万元。同时,他的创业也给家乡带来了就业岗位。现在果园固定用工20余人,平时零工五六十人,季节性蔬果套袋和摘袋子的时候,用工则达到二三百人。
欧阳腾飞工作和身份的转变,是徐州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双轮驱动”发展的生动缩影。2021年徐州全市“三乡工程”项目吸引了200亿元工商资本落地农村,推动5000名人才下乡,引导2900名能人返乡创业,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人数超过1万人,带动十万多人就业,聚力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办成一件事,需要协调;推进一项事业,需要协调;发展一座城市,更需要协调。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了,徐州发展就有了崭新的空间布局、合理的利益格局,就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和充足发展后劲。
大事记
2012
以我市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核心区8个城市实现新农合异地结算。农信社改制组建银行工作基本结束,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
2013
徐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准。徐州成为江苏第五个、苏北第一个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
2014
1月12日,京沪高铁徐州东站站区的重要配套工程,徐州汽车客运东站正式启用
2015
5月23日至24日,第六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安徽省宿州市召开
2016
3月21日,苏北片外贸外资工作座谈会在徐召开
2017
10月31日,淘宝大学“江苏徐州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雎宁举行,淘宝大学全国首个地市级培训中心落户徐州
2018
12月9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召开
2019
12月24日,徐州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为淮海经济区首个跨境电商示范区
2020
11月28日,地铁2号线通车运营暨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2021
5月26日,2021徐州长三角(上海)投资推介会举行。推介会上46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541.35亿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