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临安区综合执法办联合司法、市场监管、消防、生态环境等有关单位,以“组团式”执法响应杭州华正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企求政助”平台提交的服务申请,现场整改3处消防隐患,并为即将实施的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作了考察和评估。
这一行动不仅是临安区落实“民呼我为”“最多查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其新近出台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九条举措”》的率先落地。通过全周期监管创新与数字赋能,临安正以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打造营商环境优化“临安解法”。
据临安区综合执法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临安将在青山湖街道辖区285家企业试点推行“一企一档”“三色”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根据检查情况对企业实施风险等级评估,分别赋红、黄、绿三色码。在检查方式、抽查比例和执法频次等方面对不同“色码”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对经营规范、信用等级优良的“绿码”企业可以“少检”或“不检”;对管理不规范、风险等级高的企业,则适当增加执法检查的频次。
入企开展“组团”检查、实施“三色”管理,只是临安近期出台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九条举措’”(以下简称“九条举措”)中的两条举措。
根据临安区综合执法办有关负责人对“九条举措”所做的解读,下一步,临安将围绕“事前三规范、事中三落实、事后三完善”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积极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
如“事前三规范”中明确规定,行政执法单位实施检查前,要制定检查方案,告知企业检查时间、依据、目的、内容等,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形成“行政行为码”,“公告”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平台。区综合执法办根据各单位的执法计划进行统筹,尽量安排兄弟执法单位开展“联合组团”检查,避免随意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减少“扰民”。检查过程中执法单位应向企业亮出“行政行为码”,不按规定亮码检查的,视为“无效执法”,企业有权拒绝,还可通过“临企通”“12345”“民呼我为”等平台投诉。事后,还鼓励企业对检查活动进行线上评价。
“九条举措”中还明确了执法检查的“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原则,制定了“首违不罚”或“轻微免罚”事项清单。符合“不罚”或“免罚”的事项,可采用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尽量减轻企业的“负面影响”。
临安区综合执法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临安制定“九条举措”,既是对前不久在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一次积极响应,也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着力解决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贯彻落实,意在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临安解法”。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