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钱塘江。 记者 张之冰 摄
杭州日报讯 新年新气象,击鼓又催征。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目标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杭州,以一场高规格的“新春第一会”,吹响新一年实干争先的冲锋号。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各地“新春第一会”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不仅是工作动员令,更是新一年经济发展的“进军鼓”。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杭州在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就紧锣密鼓地部署相关工作,旨在动员全市各地各部门单位迅速转入工作模式、战斗状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振奋精神加压奋进,只争朝夕大抓落实,唱响“守正创新、实干争先”主旋律,做好高质量落实和高水平谋划文章,在奋进2025中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的责任担当。
会议现场,全市各区、县(市)主要负责人立下GDP、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关键指标增速的全年目标,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工作架构中的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结合地方实际,谋划工作举措。
良好开局,关乎全局。记者注意到,3个小时的会议干货满满,干劲十足,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新能级、项目攻坚等成为高频词,目标就是拼经济、抢速度、扩投资。
拼经济
用数据说话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四五”开局,浙江承担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成为探路省份。
作为“重要窗口”省会城市,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既是率先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形成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重要路径。
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前提和基础。在5日的“新春第一会”上,全市各区、县(市)都亮出了新一年各项关键指标增速的目标,力争做到“干就干一流、干就干精彩”。
如“浙江经济第一区”余杭区,按照“跳一跳甚至跳两跳够得着”的标准设定全年目标,努力做到高基数上快增长,确保GDP、服务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上城区则锚定GDP增长5.5%的目标,下定决心拼抢最满意的指标位次,营利性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出口增速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一季度全力争前列。
“属于萧山的2025就一个字:拼!”该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将以极致的追求、拼抢的姿态,拼出发展增量,拼出大区担当,在指标争先上拼到毫无保留、在改革创新上拼到竭尽全力、在打法攻坚上拼到不留遗憾;确保GDP增长5.6%以上、力争6%。
强产业
高原之上再建高峰
向高攀登、向新发力绕不开产业发展。在“新春第一会”上,全市多个区、县(市)在部署新一年工作时都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创新产业布局。
全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的西湖区,今年将全面融入市五大产业生态圈,推进科产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抓好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信息三大产业,深耕大模型、高端医疗器械、商业航天等细分领域;力争三大产业产值达2200亿元,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5.39%。
滨江区将以产业创新牵引新型工业化,壮大人工智能、零磁医疗装备、海洋经济等产业集群,争创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首台(套)提升工程,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7.0%以上。
拼出产业新能级的还有临平。今年该区将力争技术交易额增长10%、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全市首位。同时,构建“数实融合+两业融合”产业范式,打造“顶天立地+铺天盖地”企业雁阵,力争百亿级企业达到5家以上。
扛起“产业大区挑大梁”责任担当的钱塘区,将聚力“大产业带来大贡献”,拼出产业强区新优势。钱塘拥有1个千亿级和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车药芯化航”五大产业占工业总规模的87%。今年该区将建强集成电路、大飞机两大“国字号”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打响“中国医药港”等产业地标,特别是强化大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吉利新车型落地上市,推进零跑汽车、C919中机身量产以及积海、宝鼎等重大项目投产,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
抓项目
开足全域最大马力
抢抓重大项目投资落地是地区经济硬实力的“晴雨表”和发展的底气支撑,成为不少地方新年开跑的第一棒。在5日的“新春第一会”上,开足全域最大马力、将大抓项目作为头号工程,是杭州不少区、县(市)的共同选择。
拱墅区今年将引进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项目1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优质产业链项目160个,加快建设京东Mall、英特石塘医药产业园、货拉拉、贝壳圣都等78个项目,实现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10%。
争当项目主攻手的萧山,今年将进一步做大项目增量,力争全年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0个,一季度完成1/3。坚持“提前+提级”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项目推进速度快于全市面上,力争第二批省“千项万亿”项目数和投资额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余杭区坚持以项目论英雄,聚焦良渚文化大走廊、新中心中轴线等重大工程,计划实施区级政府投资项目383个、总投资1480亿元。钱塘区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保持100个以上,力争50亿元以上项目2个、百亿元以上1个。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